汉英“名→形”语义、句法及其界面比较研究 ——基于词化框架下对三类名词的分析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0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在词化理论的框架下对比分析汉英亲属称谓名词,动物名词和水果名词的"名→形"词化过程,并就其语义,句法及其界面加以比较,以期找出各类名词"名→形"之间的共性,从而发现汉英语言内部及语言间的"名→形"转化机制。
  结合心理距离因素和词化等级的分析,本研究认为:若名词的指称性较弱,其心理距离就较远,则该名词的词化等级越低,相应的,其实现"名→形"的几率越低,则该名词转化结果易趋向于区别词:反之,若指称性较强,心理距离就越近,则转化结果易趋向于典型形容词。
  本研究发现:(1)在"名→形"词化过程中,名词的语义词化程度高低与其转化结果的句法表现成正比例关系,即词化程度越高,该名词越容易转化为典型形容词:反之,则易趋向于区别词;(2)名词的语义词化程度受人们对该名词实体的心理距离的影响,且呈反比例关系,若该名词实体对人们来说心理距离较远,其认知了解程度较低,则该名词的语义词化等级越低;反之,则越高;(3)心理距离与该名词的指称性强弱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若该名词的指称性较弱,则人们对该名词实体的认识较为狭窄,其相应的心理距离因而变远,所以名词指称性的强弱与其所具有的心理距离成正比关系;此外,同一范畴名词内部存在中心名词和边缘名词之分,与中心名词相似点越多,则该名词的指称性越强;反之,越是类似于边缘名词,其指称性越弱;从名词整体来看,也存在中心名词类和边缘名词类之分,相应的指称性也有所差别。
其他文献
会议
期刊
期刊
本文以两部英文电影对白为语料,讨论话语冲突是如何实现其人际意义的。李战子提出了一个修正后的结构来重新定义和研究人际意义。在她的模型中,她认为研究人际意义应该从两方面进行研究:微观社会和宏观社会。前者关注的是在实现人际意义过程中,参与的作者和读者间的对话;后者是读者在人际意义视线内无法研究的作者和各种社会实体间的对话。  本文由5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在研究背景,原因,研究问题和全文结构这四个方面对
学位
会议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1803-1882)是十九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超验主义运动的倡导人。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卡莱尔和爱默生各自在十九世纪的英美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834年起,两人之间开始了一段长久而稳定的友谊,通信长达四十年之久,其通信集是志同道合的伟大友谊的永久记录。卡莱尔和爱默生都对其所处时代的物质主义
学位
会议
期刊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在不断地推动着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新世纪之初,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作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做了重新规定。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和探索,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着现实的社会问题:“有大量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大量翻译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