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老旧社区的环境亟待着调整与更新。城市街巷的普通居民社区在日益兴盛的房地产及全新的商品房市场冲击下已渐失活力,且该区域的原住居民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大量社区前期的建筑规划,对适宜老年人身心健康,尤其是愉悦闲适的艺术活动环境并未做出关照性的规划与设计,这就势必导致了老年人活动场所的极端缺失,进而让处在这一环境中的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休闲、娱乐和交流空间,更别谈怡情的艺术场所。少有个别改良的小区,即便腾挪出些许空间,也是存在着服务半径小、活动设施破旧、活动空间单一等问题。我们知道,适当的学习与休憩,让活络的艺术丰富生活皆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延年益寿。的确如此,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鉴于此,笔者试图将武汉市、粮道街老旧社区的现状进行探索性的改造设计,营造出符合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艺术活动空间,方便其交流、娱乐、抒发情怀。本方案力图争取在不脱离原社区架构、邻里关系、家庭状况的基础上为社区养老服务及艺术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谋划方略,并更多地在贴切、适宜的设计谋划上下功夫。努力探索出一条以老年人养心怡情为主的公共艺术活动中心环境设计的新路径。本文通过对武汉市粮道街社区公共环境空间进行的分析和整理,并对其相邻的武昌区社区福利院原有空间结构和场地条件进行了考察和调研,结合未来老年社区从简单设计改造到空间品质提升再到生活氛围营造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改造理念。通过对老年人的咨询、走访和观察,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意向和愿望。结合社区老年人的客观需求进行思忖与考量,力图在原有建筑结构、原始空间规划的精准分析与务实考证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1、探索老旧建筑的再利用与老年人艺术活动空间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原有建筑结构与老年人艺术休闲活动空间的需要,进行贴切、合适的室内外空间设计;2、艺术学习、艺术活动、艺术养生与老年居住空间的巧妙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邻里交流、人际交往的精神需求。对零散、错落的闲置空间进行整合。本案例设计策划的创新点:1、理论创新:20世纪90年代老年活动中心在社区建设初期被设计师忽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老年大学学位的一位难求、老年人艺术精神世界的需求增加,促使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设计理念再次发展,本文结合老年人艺术绘画的精神需求与老旧养老院、老旧社区相融合,对老年人公共艺术活动空间进行设计探究。2、研究视角创新:以老年人艺术精神需求教育需求为出发点,以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为目的,在老旧社区内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活化老旧社区空间,关怀日益增加的社区老年人,为后续在居民小区、街道社区设立相关的老年人艺术活动空间提供借鉴。老年人学习、怡情、交流、活动等各为一体的空间设计与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老旧建筑、老年住宅的艺术活动空间的改造设计更是迫在眉睫。通过本方案探索性的设计与研究,力求引起各级部门重视,并促进和推动本项工作的广泛开展。务实解决我国社会客观存在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