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量一直是会计的核心问题。传统的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会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计量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对其进行改进乃至彻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为适应这一要求,以FASB为首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了“公允价值”这一全新的计量模式,并随之逐步应用和推广至会计准则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和阻力使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当今世界财务会计的难题之一,全面应用公允价值已是大势所趋。而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在理论研究上相对滞后,在实务应用中更是曲折。虽然经历过挫折,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是不可避免。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多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成为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标志着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因此,对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探讨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会计计量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与公允价值相关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公允价值与其它计量属性的关系、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指出会计计量模式由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模式向以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变迁。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是变迁的主要内在因素,而衍生金融工具及长期资产等领域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挑战是变迁的主要外在因素。同时介绍了公允价值在国内外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对于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进行了重点的介绍和分析。最后,探讨了主要准则制定机构对会计计量研究的努力方向和趋势及对我国会计计量发展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建议。本文在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时采用归纳的方法,即在获取大量的国内国外文献资料,认真了解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后,归纳总结了相应的概念和理论。同时采用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会计计量变迁的结果、因素和影响。采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了公允价值在国内外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结合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现状,发现同国际上的差距。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够对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在我国会计中全面推行公允价值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