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粉虱MED隐种入侵我国后迅速扩散至全国各个省市,且逐渐取代MEAM1隐种和本地近缘种占据优势地位,而本地种Asia Ⅱ 1隐种仅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局部地区。MED隐种能成功入侵不同区域并迅速定殖危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对不同温度条件具有快速的适应能力,表观遗传修饰是其快速应对逆境温度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以表观遗传因子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为切入点,围绕烟粉虱“响应温度胁迫的染色质重塑调控机制”这一科学问题,首先克隆本地种Asia Ⅱ 1隐种与入侵种MED隐种染色质重塑因子ISWI和SWI/SNF家族的核心亚基iswi、brm1及brm2基因的序列全长;然后比较短时温度胁迫下两个隐种这3个基因表达模式的差异;进一步通过RNAi检测敲低靶基因后其耐热性与耐寒性表型的变化,以明确这3个基因在两个隐种耐温性差异中的功能;最后利用温度偏好测试仪检测干扰iswi基因后两个隐种的温度偏好行为是否发生变化,进而揭示两个隐种对温度的行为反应是否与iswi基因相关。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烟粉虱染色质重塑因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克隆获得烟粉虱Asia Ⅱ 1与MED隐种染色质重塑因子iswi、brm1与brm2基因序列全长,并将其分别命名为Asia Ⅱ 1-Btiswi、MED-Btiswi、Asia Ⅱ 1-Btbrm1、MED-Btbrm1、Asia Ⅱ 1-Btbrm2和MED-Btbrm2。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Asia Ⅱ 1-Btiswi和MED-Btiswi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9.71%,存在3个氨基酸差异位点;Asia Ⅱ 1-Btbrm1和MED-Btbrm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9.85%,存在6个氨基酸差异位点;Asia Ⅱ 1-Btbrm2和MED-Btbrm2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9.41%,存在9个氨基酸差异位点。我们初步推测,这些变异位点尤其是某些关键变异位点的存在,很可能是导致两个烟粉虱隐种温度耐受性差异的原因之一。(2)烟粉虱染色质重塑因子在不同温度胁迫下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高、低温胁迫后,烟粉虱两个隐种iswi基因的表达均呈上调趋势,且高温胁迫下MED隐种iswi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Asia Ⅱ 1隐种;低温胁迫下,brm1基因在两个隐种中均下调表达,而高温胁迫下两者表达模式相反(MED隐种上调,Asia Ⅱ 1隐种下调);高、低温胁迫后,MED隐种brm2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而Asia Ⅱ 1隐种显著下调。我们推测烟粉虱两个隐种iswi、brm1与brm2基因表达模式的差异可能与其响应环境胁迫诱导的表型可塑性及适应性相关。(3)染色质重塑因子在烟粉虱温度耐受性中的功能分析干扰iswi、brm2基因后,烟粉虱MED与Asia Ⅱ 1隐种的耐热性、耐寒性均显著降低;而干扰brm1基因后仅耐热性显著降低,耐寒性无显著差异。我们推测烟粉虱体内的iswi、brm1和brm2基因能够参与调控虫体的温度胁迫应答反应,进而影响其温度耐受性。(4)iswi基因在烟粉虱温度偏好行为中的作用利用昆虫温度偏好测试仪检测烟粉虱Asia Ⅱ 1与MED隐种的温度偏好行为,结果表明干扰iswi基因后,两个烟粉虱隐种的温度偏好行为都发生了变化,且它们的偏好温度有升高趋势。我们推测iswi基因可能通过参与两个烟粉虱隐种的温度感知,进而影响其温度偏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