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倾销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为保护国内企业及产品所采用的贸易补救措施。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企业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同益激烈,随着关税税率的不断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不断拆除,反倾销这种被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越来越成为当今国际上通行的保护本国产业部门利益的有效办法。由于它具有形式合法,易于实施,能够有效阻止外国产品进口,而又不易遭到报复的特点,因而被发达国家频繁使用,成为对付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的有效武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国家,中国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反倾销的伤害。根据WTO的统计,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386起,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最新研究表明,当前,国外反倾销涉及我国建材、纺织、钢材、农产品、化工、机械等多个行业,每年至少给中国相关产业造成数百亿元人民币的损失和严重的失业问题,反倾销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中,美国是对华实施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就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本质上来说,美国对中国产品大举反倾销是中美贸易摩擦不可避免的结果。而引起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美两国贸易逆差数据过大。而统计数据的争议在于中美之间的贸易统计方式不同,美国的算法是将内地、香港对美的出口额一块计算,而将内地、香港对美国进口的数额分开的话,一出一入之间,逆差就被夸大了。在美国贸易逆差中,按照美方统计,2003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逆差高达1240亿美元,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23.2%,而同期按照中方的统计,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仅为586亿美元。美方在统计贸易数据时应该能看到,实际上,中国出口的产品,65%是中外合资或者是外国独资企业生产的,一半以上是来料加工。出口产品中的许多丰厚利润,都被外商拿走了。其中就包含美国设在中国的企业,比如摩托罗拉、沃尔玛。而美国也应该认识到贸易扩大的根源并非中国出口扩大和汇率操纵,而是由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问题所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也是美国民众需要的,而且物美价廉,这些商品出口到美国有利于满足美国人民生活的同常需要。中国并不追求长期过大的贸易顺差,中国的贸易政策的基本原则是进出基本平衡。中国愿意开放市场,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多进口产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另外,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