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教师教育应该包括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及职后培训三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在我国,关于入职期及入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术界已达成基本共识。但由于国内入职教育起步较晚且发展较缓慢,在实践中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入职教育培训体系,且中学生物又属于“小学科”,因此生物教师入职教育的开展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另外,关于生物教师入职教育研究类论文也很少。从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解决生物初职教师的困惑及规范我国生物初职教师培训等方面来看,生物教师入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物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策分析。本研究以中学生物初职教师入职教育为主题,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了当前入职教育中,中学生物初职教师入职教育的基本理论、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在对生物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生物教师入职教育的实践参照进行文献综述和整理的基础上,对华东六省一市的203位生物初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6位生物初职教师进行了访谈,此外,对3位生物特级教师、1位市教研员和2位生物优秀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然后进行对策分析。研究发现:1.中学生物教师入职教育现状与生物初职教师要求尚有差距,具体为:大多数生物初职教师没有明确的入职教育计划、所参与的入职培训形式和内容较单一、实际参与教研活动的频次低于其需求、生物初职教师缺少专业深造的机会、参与生物教师入职教育的相关部门缺少沟通和对话;2.部分生物初职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忠诚度偏低;3.中学生物初职教师面临的困难突出表现在:科技活动的组织、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生物实验的组织等,有部分生物初职教师的工作量偏重。4.中学生物初职教师专业需求突出表现在: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听其他教师的公开课、生物科技活动的指导、生物实验的培训、生物研究性学习或小课题指导的培训等。研究提出:生物初职教师入职教育应遵循本位原则、协同互助原则、个性化原则、实践经验原则及时效性原则;具体对策为:建立规范的生物初职教师入职培训制度、根据生物初职教师面临的困难与专业需求来确定入职培训内容和形式、为不同生物初职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培训、减轻部分生物初职教师工作任务、规范生物指导教师的指导机制、为生物初职教师创设更多的进修机会和教研活动、提供中学生物初职教师“内驱式”专业发展的策略、加强入职教育相关部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