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作为家庭中重要的一员,代表着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尤其0—3岁是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得到的启蒙包括知识、价值观等等方面的认知都会对整个时期甚至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家庭中,父母因忙于工作不得不将孩子交与祖辈抚养,由此出现了大量隔代教养现象。由于祖辈的文化水平较低、个人能力有限、不易接受新的观念等等原因造成了祖辈的教养能力不足。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对祖辈教养能力建设的研究,以祖辈监护人为研究对象,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的技巧和理念探索社会工作在隔代教养能力建设中的作用。目的在于通过提升祖辈隔代教养能力,优化祖辈对孙辈的教养知识、方式、技巧等方面,提高教养质量,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主要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S社区0—3岁婴幼儿隔代教养能力的问题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祖辈隔代教养能力不足,缺乏科学的教养知识和方式。借鉴社会工作介入0-3岁婴幼儿隔代教养问题的经验和成果,结合S社区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的实际需求,采用小组来提升祖辈的教养能力。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后总结出S社区0-3岁婴幼儿隔代教养能力的问题主要在早期教育意识、教养方式、教养压力等三个方面,针对问题制定符合服务对象需求的“祖孙情”成长小组计划。由祖辈和孙辈共同参与小组活动,充分考虑到活动的适切性。在活动中设计了既能促进儿童潜在能力发展的环节,又能满足祖辈丰富教养方式的需求。最后活动结束进行过程和结果的评估,总结反思本次研究。本文中采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研究,旨在为其他0—3岁婴幼儿隔代教养能力建设研究提供小组经验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