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应力发光材料是一种在外界机械刺激(如:拉应力、压应力、剪切力以及摩擦力等)作用下将机械能转化为光能的介质,在人工智能皮肤、结构健康诊断和应力传感器等众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新型应力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开展研究工作,针对当前生物体内应力分布原位、实时检测对应力发光材料发光波段、荧光强度和应用方法的需求,通过材料设计、机理研究和性能测试等方法,系统地开展了高性能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的设计、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力发光材料是一种在外界机械刺激(如:拉应力、压应力、剪切力以及摩擦力等)作用下将机械能转化为光能的介质,在人工智能皮肤、结构健康诊断和应力传感器等众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新型应力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开展研究工作,针对当前生物体内应力分布原位、实时检测对应力发光材料发光波段、荧光强度和应用方法的需求,通过材料设计、机理研究和性能测试等方法,系统地开展了高性能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稀土离子掺杂来设计应力发光材料的策略,从稀土离子(Nd3+和Pr3+)、过渡金属离子(Cr3+)和本征缺陷3个角度分别实现了近红外应力发光:(1)稀土离子掺杂:(1)在余辉型体系Sr3Sn2O7:Nd3+中分别实现了基质Sr3Sn2O7和Nd3+离子的近红外应力发光,其最强发射峰分别位于~800 nm和~900 nm;(2)从Nd3+激活的压电型材料Li Nb O3中实现了近红外应力发光,发光谱位于850-1000 nm,最强发射峰位于895 nm;(3)在Pr3+激活的反尖晶石Li Ga5O8中实现了可见到近红外的应力发光,发光谱位于400-1000 nm。(2)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探索发现了除Cu和Mn外的第三种过渡金属离子Cr3+的应力发光,并且其在Li Ga5O8:Cr3+中的应力发光位于近红外波段,包括716 nm处的~2E→~4A2窄线禁戒跃迁和730-830 nm处的~4T2→~4A2宽带宇称允许跃迁。(3)本征缺陷:制备了无掺杂型近红外应力发光荧光材料Na2CaSn2Ge3O12,其发光谱覆盖600-1000 nm波段,最强发射峰位于780 nm,具体发光中心来源于[Sn O6]八面体。2探究应力发光强度与缺陷的关系,提出了近红外应力发光强度和测试优化的3种方法:(1)提高深缺陷浓度。在LiGa5O8:Cr3+体系中发现Cr3+的近红外应力发光强度与深缺陷P3(1.06 e V)的浓度占比相关,P3浓度占比越高,其应力发光强度越强。共掺Al3+离子能提高深缺陷P3的比例,最终在Al3+离子共掺浓度为0.04 mol%时样品近红外应力发光强度最强。(2)控制测试时间。基于应力发光材料荧光寿命调控测试时间窗可提高荧光探测信噪比。Sr3Sn2O7:Nd3+中基质近红外应力发光寿命短于1 min,在这时间窗内能测得基质和Nd3+离子的应力发光,延长测试时间至1 min后可探测得到仅含Nd3+离子的近红外应力发光信号。Li Nb O3:Nd3+体系近红外应力发光强度随测试时间延长(1→5 min)而逐渐减弱,在最初1 min内测得的Nd3+离子的应力发光强度最强。该方法在缺陷控制型的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中同样有效。(3)掺杂对应力更为“敏感”的近红外跃迁离子。在Sr3Sn2O7和LiNb O3中掺杂Er3+,Ho3+,Nd3+或者Tm3+等具有近红外跃迁的发光离子,仅Nd3+离子实现了应力发光,并且,而且Sr3Sn2O7基质在800nm处的近红外应力发光强度得到大幅增强,其原因可能是Nd3+离子“桥连”了外界应力对基质晶格的机械刺激。3探究了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的潜在应用。(1)展示了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在生物应力成像方面的应用。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三种材料Sr3Sn2O7:Nd3+、Li Nb O3:Nd3+和Li Ga5O8:Cr3+均能穿透生物软组织(猪肉、猪皮和瘦肉)。其中Sr3Sn2O7:Nd3+还能穿透羟基磷灰石(人体骨骼主要成分),有望作为应力传感材料实现原位和实时的生物应力成像体外观测。(2)展示了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在防伪签名方面的应用。在签名过程中,通过改变签字速度和力度,可在薄膜上得到不同强度的应力发光,记录这些信号能反映签字者的个人签名习惯,可用于防伪识别;其次,发光信号为近红外光,肉眼难以直接观测进而模仿,从而提高了防伪等级。
其他文献
目前,园区网络的三级架构模型已经无法满足云计算网络发展的需求。分布式应用的数据处理需求,使数据中心网络的带宽瓶颈从南北向变成东西向,采用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云计算网络模型可以满足当前大数据数据交换的网络需求。该模型采用Clos硬件架构,基于软件实现了SDN控制器与Neutron网络模块集成。笔者探讨基于SDN的云计算网络模型,以期为相关研究
随着大尺寸平板显示器向8K及以上高分辨率方向的快速发展,超高画质的需求对显示器的时序控制器T-CON和源极驱动器SD之间的高速传输提出了极大的挑战。8K数据的大传输量和高传输速率,使得大尺寸显示屏的负载和寄生效应对信号传输路径的影响十分突出,导致信号传输系统的不稳定和传输信号质量的恶化。为了解决8K显示面板的频率带宽和信号传输质量等问题,本专业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新型点对点高速信号传输技术,对传输协
微尺寸LED(Micro LED)器件及其阵列因其功耗低、寿命长、响应时间短等显著特点,在显示、通信、医学治疗等领域,例如显示器的背光单元、自发射显示单元、以及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发射端光源等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为此,亟需设计和制备满足需求的高效高性能的微尺寸LED器件。针对微尺寸LED器件发光效率、-3 d B带宽特性的影响因素,本论文从提升发光效率的角度着重在器件结构、侧壁结构及其集成上开展了仿真
金属氧化物(Metal Oxide,MO)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因具有以下优势:1)载流子迁移率适中;2)大面积均匀性好;3)工艺制备温度低;4)可见光透过率高,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领域和新兴柔性应用中最有前景的新技术之一。然而,随着新型显示技术朝着大尺寸、超高清、高帧率和柔性应用等方向发展,TFT作为显示面板的构成要素,要求其必须往缩小尺寸和减小沟道长度的方
由于固体燃料成分复杂,其燃烧会经历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属于非均相燃烧体系。深入理解燃料燃烧特性及燃烧产物的形成及转化过程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控制污染物生成的基础。在高温条件下,固体燃料的燃烧反应很快,目前的燃烧模型仍存在适用范围小、经验参数选取困难等问题,燃烧特性及产物的实验研究是发展和优化燃烧模型的重要依据。对于高温复杂环境下的原位快速测量技术的发展为燃烧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本文致力于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奋斗目标,并将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这是新时期破解发展矛盾、促进城乡融合、激发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凝聚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着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
超薄高密度柔性集成电路封装基板(FICS)在柔性电路板基础之上,往更高集成密度、更轻薄、更易弯曲扭转的方向发展。随着IC行业进入7-14纳米制程,超薄高密度FICS也进入2m以下制程,对材料和制造过程的品质控制性能要求也不断提升。在FICS表面缺陷检测过程中,仅靠基板传统检测方法,已无法达到工业生产的精度要求。在FICS图像预处理环节中,存在去除噪音的同时去除原有图像的纹理信息等问题。对于高倍显微
神经系统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神经系统主要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传输电信号来协调身体各部位的活动。无论是中枢神经系统还是周围神经系统损伤都会破坏脑组织与目标组织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导致患者功能的丧失。因此恢复神经组织电信号传导功能,重新与远端目标组织建立信号传输,是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而目前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细胞治疗、外泌体治疗及组织工程支架治疗等策略均忽略了神经电信号传导
2.0μm单频光纤激光在高分辨率光谱学、非线性光学、激光雷达和引力波探测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μm单频激光对人眼安全,可应用于大气中的相干探测和空间通信领域。相比于常见的1.0μm单频光纤激光,2.0μm单频光纤激光拥有更高的非线性效应阈值,在单频光纤激光输出功率提升方面更具发展潜力。此外,高功率单频光纤激光可应用于长距离相干探测,且其低噪声特性使得探测灵敏度更高。为了满足相关应用领域对
与普通绝缘体不同,拓扑绝缘体的边界上存在受体拓扑保护的边界态。这种边界态对结构参数的平缓变化不敏感,在信号的无损传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除了在量子系统中实现电子的拓扑绝缘体,研究者们也试图在各种经典系统中寻找和实现拓扑绝缘体,包括光学、声学、机械、电路系统等等。其中,电路系统是最近几年才用于拓扑态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拓扑电路这一概念。拓扑电路主要基于共振电路网络建立的,所需的电子元件简单;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