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率减速力和T波峰末间期的演变及意义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心率减速力(以下简称DC)和T波峰末间期/QT间期(以下简称Tp Te/QT)的变化;2.分析急性心肌梗死DC与Tp Te/QT的相关性;3.观察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组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DC和Tp Te/QT的差异,探讨DC与Tp Te/QT在预测心律失常方向的价值;4.观察心肌梗死不同类型(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及不同冠脉病变支数DC和Tp Te/QT的差异和变化趋势。方法:选择2013年07月至2014年11月于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科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24例,在发病10天内及3个月时分别行2次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18导心电图检查),计算出两次的DC和Tp Te/QT值,记为DC1、DC2、Tp Te/QT1、Tp Te/QT2,然后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对观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病10天内)和恢复期(发病3个月时)DC分别为5.69±2.22、6.13±2.01,Tp Te/QT分别为0.267±0.032、0.255±0.029,经过配对t检验分析证实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急性心肌梗死时,DC越小,Tp Te/QT越大,DC与Tp Te/QT之间的相关系数r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0.715、-0.755,并且经假设检验证明其确实存在负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19.082-50.052X、Y=19.4-52.153X;3.室性心律失常组DC1和Tp Te/QT1分别为4.64±1.80、0.286±0.030,非室性心律失常组DC1和Tp Te/QT1分别为5.93±2.24、0.263±0.030,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证实两组的DC和Tp Te/Q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不同类型心肌梗死和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的DC和Tp Te/Q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心肌梗死的恢复期DC较急性期升高,提示心肌梗死恢复期迷走神经功能增强。2.心肌梗死恢复期Tp Te/QT较急性期降低,提示心肌梗死后恢复期跨室壁复极离散度逐渐降低。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DC与Tp Te/QT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两者在预测心血管事件上形成互补,或可提高对心肌梗死后高风险患者的识别度。4.DC和Tp Te/QT对心肌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DC较小或Tp Te/QT较大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大。5.不同类型心肌梗死和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之间的DC、Tp Te/QT无差异,表明DC、Tp Te/QT对于不同心梗类型风险分层意义相同,两者在预测冠脉病变支数上的价值可能不大。
其他文献
在杨振声的短篇小说《她为什么忽然发疯了》中,同性恋爱的题材仅仅是批判社会的一个工具,目的是呼吁营造良好的男女恋爱环境。凌淑华的《说有这么一回事》从淡化女主人公的"
由于多年累积,大学生失业人员呈现出“群体化”、“游民化”的特征,共同的教育经历、就业挫折和负性的心理感受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群体”,他们在承受生活窘困、身心痛苦的
以鄂尔多斯当地栽培植物牡丹和罗布麻为试材,研究在相同外界条件下,2种植物在温室内的扦插生根情况,进而比较2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差异。结果表明:牡丹属于皮部生根类型
大果榉是河南乡土树种,用大果榉作砧木,嫁接大叶榉可取得好的效果。但市面上优良的大果榉苗木数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珍稀大叶榉的繁育速度。白榆在河南分布广、繁育容
光纤多普勒差拍干涉测速技术是利用光学多普勒效应和外差方法,由光纤和光纤集成器件组成,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技术。与传统的激光多普勒干涉测速技术相比,采用光纤代替自由空
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铍青铜形变时效工艺进行了优选.试验表明,控制冷变形度、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可获得高的硬度,优化后的铍青铜形变时效工艺为:37%冷变形+290℃&#215;2h.
当前,我国的旅游饭店必须从战略管理的高度来认识新形势下的竞争需求,以品牌经营理论为指导,结合饭店自身特点,分析自身的问题,探讨相关对策,这对旅游饭店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实
2008年上半年还在苦苦支撑的创意100产业园,如今的总入住率已经达95%,其中文化创意类企业占91.3%,带动园区内就业近3000余人,增加就业岗位1500个,去年年底实现营业收入约3亿元,拉动
报纸
<正>象佩内洛普·克鲁兹这类的女子,大约会是男人们群体性幻想的对象。那么美丽的面庞,一笑,一笑之下展若春花,阳光普照。不笑的时候又仿佛全世界都静止。因她而静止。她有着
<正>清代婚姻法的内容散见于《大清律集解附例》、《大清律集解》、《大清律例》、《户部则例》、《户律则例》、《大清会典》及晚清颁布的法律之中。其中《大清律例》是清代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