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强劲,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也越发需要融入世界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有效的对外传播十分重要。对外传播与国内传播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其传播受众群体复杂,传受之间在各方面的文化差异明显,因此在对外传播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受众特点和传播情境,采取适应听众的传播方式和修辞技巧十分重要。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至2018年期间发表的38篇海外演讲为研究样本,归纳在面对不同场景和受众时,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了怎样的一般修辞技巧和特别修辞差异,以赢得听众理解与认同的。西方修辞学理论对传播学的兴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解释传播现象特别是公共传播的实践与规律,有着极强的适用性和启发性。然而,目前我国在传播学研究方面,对修辞学的理论和方法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修辞学传统中的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新亚里士多德修辞理论、体裁修辞理论、隐喻修辞理论为研究方法,对习近平海外演讲的文本进行修辞策略分析,以期在得出研究结论的同时,也为修辞学与传播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一种思路。本文所选用的四种修辞理论具有共同的基本假设,因此能够共同用于演讲文本的分析,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习近平海外演讲的修辞策略。研究结果分为两部分,包括习近平海外演讲的一般修辞特征,以及面向不同受众的修辞差异考察。本文在一般修辞特征的分析中,总结了习近平海外演讲的文本结构和主要修辞技巧,归纳出习近平海外演讲的框架层次为:“开头问候;赞美对象国(地区)并拉近与其关系;介绍世界、对象国及国内现状;提出行动对策;提出对未来的畅想与期望”五个部分,并揭示出演讲针对不同对象所呈现的框架层次差异。在一般修辞技巧的分析中,分别从诉诸感性、诉诸理性、隐喻修辞、其他修辞特征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策略的总结。这些策略包括:通过引用当地民众熟知的寓言、名句、历史典故、社会热点来引发共鸣,吸引海外受众,使其能够听得懂、听明白;通过批判现实问题并提出对策,让听众产生依赖感;通过设定概念并将听众拉入这一概念加强听众的认同感;通过将史实与哲学相结合的逻辑论述加强听众的信任感;通过生动形象的隐喻来促进理解,增强话语感染力。本文还发现,在不同受众对象和演讲场景下习近平也会采取不同的修辞方式。在面向发达国家听众的外交类型演讲中,习近平主要以修正个别国家对中国的误解为目的,演讲着重强调国内的真实情况,感性修辞和理性修辞的使用较为平均。而在对发展中国家听众的外交类型演讲中,以巩固友谊、促进合作为目的,演讲内容更多地包含针对对象国家的赞美和中国能够提供的帮助,此时演讲以感性修辞为主;当主要针对某一区域而进行经济主题演讲时,则以宣传解释自己的国家政策,鼓励其他国家参与我国提出的发展战略为主要目的,着重强调国内发展现状、世界形势和我国对世界的贡献,此时演讲以理性表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