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得以踏入象牙塔。然而,以往研究显示,贫困大学生较非贫困大学生,可能面临更多的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更容易出现自我价值感低,人际关系不良,心理压力无处排解,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目前,对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实证研究。萨提亚治疗模式传入中国以后,被越来越多的咨询师、治疗师认可和接受,且在实践中发现萨提亚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来访者自尊、改善来访者不良情绪和人际关系。在萨提亚模式的工作坊、系统培训如火如荼的同时,对萨提亚治疗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以高校贫困生自尊、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情绪为因变量,以干预高校贫困生发展性、成长性心理问题为目标,以前期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为基础,以量化研究为重点,以质性材料为补充,探讨萨提亚模式对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不同侧面的影响,一方面丰富萨提亚模式运用于实践的研究,另一方面探索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本研究以西北某“985工程”院校20名高校贫困生群体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为理论基础,运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实验组被试进行每周一次,每次120 min,共8周的团体辅导,实验前后均对两组被试实施心理测验,并在3个月后进行追踪测验,测验包括自尊量表(SE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使用SPSS 21.0中文版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辅导中的过程记录和访谈资料,考察本辅导方案对贫困大学生自尊、抑郁和焦虑情绪、人际关系现状的干预效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前测无显著差异(p>0.05),后测有显著差异(p<0.05),在自尊、抑郁和焦虑情绪三个维度上追踪测验差异显著(p<0.05),在人际关系现状维度上追踪测验差异不显著(p>0.05);对实验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前测、后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且在自尊、人际关系现状、焦虑情绪三个维度上差异极为显著(p<0.01);后测、追踪测试在自尊维度上差异极为显著(p<0.01),在人际关系现状维度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萨提亚模式有利于提升贫困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人际关系现状。(2)萨提亚模式在高校贫困生自尊、抑郁和焦虑情绪、人际关系的改善上,及时性效果较好,在自尊、人际关系的改善上延时性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