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对投资者、上市公司以及政府这三个股市主要参与方的福利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投资者的福利分析,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首先是基于财富效用空间的福利分析,主要通过双曲绝对风险厌恶(Hyperbolic Absolute RiskAversion,简称HARA)效用函数推导出与递增风险厌恶者、固定绝对风险厌恶者及递减风险厌恶者相对应的代表性效用函数,来分析股价涨跌对其福利状况的影响。对此研究发现,对于递增绝对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来说,如果由于股价上涨而使得浮动财富增加,同时股价下跌概率加大时,若投资者不减少风险资产投资额,即获利了结,那么将会使该型投资者的效用水平下降,福利状况变差,反之,其福利状况则会得到改善。递减风险厌恶者的情况与递增风险厌恶者的情况相反,固定风险厌恶者的福利状况则受股价波动影响较小。其次是从基于期望收益-方差空间的分析中发现牛市中投资者整体的福利状况变好,而熊市中投资者整体的福利状况则会恶化。对上市公司的福利分析是通过融资体系和融资结构的变化来进行的。发现银行垄断资金供给将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大,企业的经济福利减少,而股市的发展使得融资渠道多元化,能够改善企业的经济福利。但问题是企业要想在股票市场进行最大化的融资,从而使其从股市获得最大化的福利效应也是不可能的,而是要受到客观经济形势和投资者投资意愿制约的。对政府的福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股市的融资功能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说明股市在融资转化为投资从而助推经济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结论也从我们以C-D模型为基础的具体数量分析中得到了验证。另外,我们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并没有对消费产生显著的影响,股市的财富效应不显著,政府并没有从股市拉动消费方面获得福利。政府从股市中得到的最直接的经济福利是股市印花税,1993年至2010年我国股民累积上缴印花税达到6411.7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