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OX-LDL与LPa的表达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意义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zi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测定在我院各相关科室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视网膜病变(DR)者的相关血液指标,观察相关指标对于早期DR患者诊断所存在的意义。为糖尿病合并有网膜病变早期预防及控制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2年4月-8月4个月当中在我院相关科室住院的DM患者行眼底荧光造影(FFA)或者眼底照相检查。选取符合条件的14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眼科检查,记录病史,全身的合并症等。将其分为3组:单纯型糖尿病组(NDR组,55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67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OX-LDL.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a。同时采血测定空腹(FBG)和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DL、LDL、ApoB、糖化血清蛋白、留置24小时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NDR组、NPDR组、PDR组三组中:病程时间、尿微量白蛋白、脂蛋白a (LP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血压病史时间、尿素氮、肌酐、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时间、尿微量白蛋白、LPa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时间、血压水平、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脂蛋白a (LP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DR是否发生的预测指标。其中病程、尿微量白蛋白、LPa是DR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预防DR的发生及尽早制定临床处理方案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2008年玄武区已经成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在这样一个高起点上,怎样积极推进玄武社区教育高品质发展,提升社区教育内涵,一直是我们思考的课题。作为一种新形式,新时期网上学习可以进一步满足全体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个性化的、生活化的、感情化的学习需求。网上学习支持服务成为实现“你一生的学习,我全程服务;你想学什么,我就教什么;你想何时学,我就何时教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目前病因不明,病机不清,起病隐匿而无有效根治措施。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仍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不断修订
一年一度的“南京国际梅花节”于2014年2月20日隆重开幕,青春激昂、新颖活泼的歌舞和民俗节目博得观众阵阵喝彩,摄影爱好者们“长枪短炮”忙得应接不暇。在节目“青春活力”单元,一曲《青春手拉手》引得台上台下的歌声笑声一浪高过一浪,从开篇念唱的南京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开始,观众队伍里就传来阵阵默契的方言版的互动,随着歌曲结束时“开城门啰”的呼声,陈刚副市长宣布“梅花节开幕”,舞台上两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