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到12月,对大连金石滩潮间带底栖海藻进行了调查研究,在金石滩潮间带设置了6个海藻采集断面,每个断面设置低潮带、中潮带和高潮带三个站点采集底栖海藻并制作成标本,采集方法分为定性采集和定量采集两种,运用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s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征藻类的多样性,加以统计和分析,探究了该潮间带底栖海藻的物种组成、经济藻类组成和有害藻类、生物量分布特征、群落结构特征、温度性质以及中国新记录种和大连新记录种。 经鉴定,金石滩潮间带底栖海藻共有93种,隶属于3门16目31科54属,其中物种组成以红藻门为主,达56种,占海藻总种类数的60.2%;褐藻门共20种,占总数的21.5%;绿藻门共17种,占海藻总数的18.3%。 各采样断面的生物量在不同的季节存在明显差异,夏季最多,冬季最少,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规律。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是在不同季节,每个断面的海藻种类存在不同;垂直结构特征是低潮带主要分布红藻,种类最多,高潮带主要分布绿藻,种类最少,中潮带主要分布褐藻,种类数介于二者之间;时间结构特征是春季藻类种数最多,秋季种数最少,表现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的规律,每个季节当中绿藻最少,褐藻较多,红藻最多;通过温度性质分析,金石滩潮间带底栖藻类的区系性质包括暖温带性和冷温带性,且暖温带性强于冷温带性,属于黄海西区海藻区系范围。通过聚类分析和多样性分析,发现每个采集标本的断面的物种多样性也具有一定差异,秋季和冬季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均低于春季和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