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通过中医临床路径辨证论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制定并优化本病的干预方案,期望通过本研究,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规范化临床路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既能避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又能提高中成药或中药免煎颗粒辨证论治规范化使用;既增高了本病的临床疗效,又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探索中医药辨证论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的制定提供初步的临床数据支持。设计方法、受试者及干预措施按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病房中符合入选标准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根据样本数计算公式:N=[8pc(1-pc)]/(p1-p2)2根据我们前期研究有效率为100%,及目前报道本病的西药有效率97%,得出样本量为131例,及加上10%的脱失病例,共约144例,考虑到分层因素,病例扩大至160例。将符合入选要求的患者按照就诊的顺序进行编号,使用DPS统计软件的完全随机分组功能,按1:1的比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美扑伪麻片:1#po q12h疗程5天。试验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风寒感冒型给予中药免煎剂-麻黄荆防合剂每日服用1剂,1剂分4次服完,疗程5天;风热感冒型给予中药免煎剂-桑菊银翘合剂每日服用1剂,1剂分4次服完,疗程5天;寒湿感冒型给予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口服,一日3次,疗程5天;湿热感冒型给予中药中成药-清热化湿口服液,20毫升,口服,一日3次,疗程5天。通过对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临床症状、体征、体温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照,客观评价通过中医临床路径辨证论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方面。经t检验分析,四型感冒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候总积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四型感冒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所改善,说明本试验中医或西医治疗均有效。(2)治疗前后同证两组间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情况。经t检验分析,风寒感冒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风寒感冒的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方面能力相当。其余三型感冒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风热感冒、湿热感冒及寒湿感冒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总疗效方面。采用秩和检验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风寒感冒总疗效的影响,经检验,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风寒感冒的总疗效相当。采用秩和检验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其余三型感冒总疗效的影响,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疗效有差异,且试验组治疗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体温恢复率方面。经X2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治疗四型感冒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的例数及其体温恢复率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对照组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情况相当。结论(1)通过既定的中医临床路径辨证论治单纯使用中成药或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总疗效相当或优于单纯使用西药;(2)通过既定的中医临床路径辨证论治单纯使用中成药或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退热效果与西药相当,但在改善其他伴随临床症候方面比西药更有优势;(3)据此,可建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辨证使用中成药或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方案,探索出一条切实有用的中医药辨证论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临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