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生活方式不断改进,出现了一系列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问题。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社会经济富裕、文化交流频繁的国家或地区的中心,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同样面对资源不能永续利用,生态环境日益破坏等问题,无不与城市化紧密相关。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对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策研究。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及区域规划发展,政府决策的制定,具有十分长远的战略地位。太原市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然而20世纪末以来,太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出现一系列城市生态和环境问题。因此对太原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以期对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依据5为此后测度同类生态经济系统提供借鉴意义。本文结合能值分析理论对太原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在计算过程中对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了改进,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测度2004-2013年太原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利用状况,主要结合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等进行评价,最后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太原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2014—2018年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预测。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测算了2013年太原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量并构建了指标体系,得到系统总能值使用量为L17X1023Sej,可更新资源能值为1.24X102]sej,仅占总能值1.05%,而不可更新资源为1.03X1023Sej5所占总能值比重最大,为88%,货币流能值总量为2J5X1024sej,其中进口能值(即输入能总体表明太原能值结构相对合理,能值自给能力较强。(2)将太原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与其他地区进行横向比较,能值自给率、能值货币比率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体现出城市对本地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且对外依赖度小;电力能值比和人均能值使用量远低于我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说明人均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负载率持续升高从而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阻碍。(3)通过对2004—2013年能值指标分析测算,得出总能值、不可更新资源能值逐年增长,输入能值和可更新能值变化平稳,表明太原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本地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ESI逐年下降,2004年为弱度可持续性、2005—2009为弱度不可持续性、2010—2013为不可持续性,数据表明系统运行向恶性方向发展。(4)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4—2018太原市可持续发展指数预测表明:太原可持续发展指数逐年下降,有向极度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因此应采取合理和科学化的措施积极遏制这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