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L.) schott是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落叶多年生草本,生于高寒地区的滑石坡、森林中的碎石坡上和火山周围的岩浆缝隙中。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塔河县白卡兽山、呼中的大白山的高山地带及小兴安岭北部地区。其中尤以生长于五大连池的香鳞毛蕨活性最强,这可能与五大连池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据北方民间验方记载,香鳞毛蕨能治疗各种皮肤病和关节炎,如牛皮癣、皮疹、皮炎、脚气和干癣等。尤其对牛皮癣和关节炎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黑龙江省北部的居民把香鳞毛蕨视为“皮肤病的克星”,用香鳞毛蕨的水煎液涂擦患处以治疗上述疾病。 香鳞毛蕨作为一种民间用药,近年来对香鳞毛蕨治疗牛皮癣和抑制真菌作用有所报道,但对香鳞毛蕨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系统研究国内外无人问津。为了确定香鳞毛蕨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并深入阐明有效部位中的活性成分,本实验选用水、30% EtOH、60% EtOH、95% EtOH四组洗脱剂对香鳞毛蕨水提取物进行大孔树脂色谱,所得四组洗脱物分别进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部位筛选的实验研究。运用光镜技术、生物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手段考察了四组洗脱物对IL-1β、TNF及滑膜组织的影响,对香鳞毛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30%乙醇洗脱组、水洗脱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中尤以30%乙醇洗脱组为最佳。最后确定香鳞毛蕨30%乙醇洗脱物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活性部位,并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的实验研究。 本文对所确定的有效部位通过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HPLC等手段,分离得到了2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光谱数据分析及化学方法等,鉴定了其中15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倍半萜类化合物4个、环烯醚萜类1个、木质素类5个、苯丙素类2个、芳香族化合物3个。在这15个化合物中,确定有7个新化合物,这7个新化合物分别被命名为香鳞毛蕨苷A(fragranosideA)、香鳞毛蕨苷B(fragranosideB)、香鳞毛蕨苷C(fragranosideC)、香鳞毛蕨苷D(fragranosideD)、香鳞毛蕨苷E(fragranosideE)、香鳞毛蕨苷F(fragranosideF)、香鳞毛蕨苷G(fragranosideG)。其余8个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分别为Geniposide、(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9’-O-α-L-rhamnoside、3S,5R,6R,7E,9S-tetrah-ydroxyen-3-O-β-D-glucopyranoside、(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