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类阐释其自然和社会经历的一种重要方式,隐喻现象自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他从词汇意义转换的角度对隐喻现象作了初步的定义。从那以后,学者们从修辞、认知以及语言学等角度对隐喻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二十世纪晚期,随着当代语言学的蓬勃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隐喻研究感兴趣,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如Lakoff和Langacker从认知角度提出的构建主义隐喻理论,Givón和Heine等对象似性和语法化的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对隐喻的形成和理解提供了独到的见解。 语法隐喻研究肇始于M.A.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Halliday不仅提出了“语法隐喻”这一概念,而且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Halliday 1985,1994;Halliday & Matthiessen 1999,2004),开辟了隐喻研究的新领域。Halliday(1994:42)指出,语篇分析的主旨有二:一是有助于语篇理解,二是有助于语篇评价。语篇评价研究采用“分离”法和“合成”法等两种研究路径,前者强调各类语篇评价资源之间的差异,后者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传统的语篇评价研究大多集中在词汇和情态系统等语法层面。 本文旨在将语篇评价理论和语法隐喻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以分析各种类型的语法隐喻所反映或蕴含的意识形态及其语篇的评价功能。通过分析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在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中的评价意义,旨在阐明这样一个事实,即:新闻报道都有一定的倾向性,根本不存在纯粹的客观性。作者最后指出,读者在阅读英语报刊时应树立批评性阅读的意识,学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