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旨在对中西方不同文化精神、宗教背景下的两种宗教艺术进行形式方面的比较,探讨相关的中西方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并分别对两种宗教艺术的历史意义提出思考,并力图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和艺术理解力,做出具有现实意义或启发性的结论.该文以对实例的具体艺术形式的分析比较作为论述重心,完成对中西方宗教艺术与审美差异的考察.针对世俗审美性和精神象征性两种异质的艺术原则和审美理想,以材质、构图、色彩、线程式与造型几类典型表现要素展开比较,将蒙里阿莱教堂半圆室镶嵌画与敦煌《宝雨经变》壁画中相关的形式诸要素进行了形态意义上的对照和美学意义上的观照.论文结语部分涉及及唐代人物画及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提出世俗审美的美学追求和源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对于中国古代人物画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西方历史上,与十二世纪镶嵌画及承接其后的彩色玻璃画渊源深厚的,是二十世纪异军突起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它再次专注于表现精神世界并提供出精神象征艺术的现代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