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尿激肽原酶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中CGRP、RAMP1及VEGF表达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6265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因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以及日趋年轻化等特点使得这一疾病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能及早的疏通梗塞,很大程度的减轻梗塞造成的损伤。然而,由于医疗条件和治疗时间窗的限制,使得溶栓治疗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脑梗死发生后,梗死灶周围血管新生增加,增加的新生血管能有效的促进受损脑组织的神经修复。目前在临床与实验方面,脑梗死后新生血管的研究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方向。激肽原酶属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中的一员,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000,主要是通过切割低分子量激肽原,释放血管活性肽—激肽,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促进梗死后血管新生,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取得良好疗效。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一个含37个氨基酸残基的辣椒素敏感感觉神经的重要肽类递质,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其中以海马区表达较多),具有显著地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RAMP1(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是CGRP发挥作用的关键受体亚单位,决定CGRP的受体活性及生物学作用。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时表达上调,大量研究表明VEGF的表达水平能作为血管新生能力的标志。本实验试图用过研究激肽原酶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后CGRP、RAMP1及VEGF在脑组织中表达的影响,去了解CGRP、RAMP1与缺血性脑卒中新生血管之间的相关性及激肽原酶对其表达的影响情况。目的研究激肽原酶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组(I组)、激肽原酶低剂量组(3.75×10-3 PNA单位/(kg·d),I+Kall组)、激肽原酶高剂量组(17.25×10-3 PNA单位/(kg·d),I+Kal2组),每组20只。经尾静脉注射给药1周后,采用线栓法堵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术后24 h红四氮唑法测量脑梗死体积,使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观察CGRP蛋白在海马组织内的表达及RAMP1和VEGF蛋白在皮层组织内的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I组大鼠脑组织CGRP、RAMP1及VEGF蛋白水平表达增加(P<0.01);与I组相比,激肽原酶高低剂量能明显促进脑缺血大鼠脑组织CGRP、RAMP1及VEGF蛋白的表达(P<0.05),脑梗死体积缩小(P<0.05)。结论激肽原酶促进缺血脑组织内CGRP、RAMP1蛋白的表达,CGRP、RAMP1的表达可能与脑梗死后血管新生有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大鼠脑梗死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 雄性清洁级Wister大鼠192只,供体重240g~300g,由山东大学试验动物中心提供。首先
目的: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继发于外科术后、下肢静脉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常见内科急症。急性肺动脉栓塞所致的机械性肺动脉阻塞及由此所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障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