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及缺氧复合运动大鼠心肌、骨骼肌的适应性变化及机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劳动能力降低,这是对高原低氧环境习服不良在整体水平的表现,积极寻找促进高原习服的措施是当前高原医学与生物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在平原进行体力锻炼有助于机体对高原缺氧的适应[1],实践表明在高原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更有利于促进高原的习服[2]。我们近年的研究表明,在高原低氧环境中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促进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习服的机制与缺氧复合运动促进组织毛细血管增生、改善心功能和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等因素有关[3]。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整体和器官水平上对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而对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国内外则报道甚少。高原环境对人的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缺氧,能量产生和能量利用平衡是进入高原后机体习服与否的关键。因此,我们系统的观察了缺氧复合运动对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缺氧复合运动促进高原低氧习服的机制。本课题以大鼠在低压舱内游泳训练模拟缺氧复合运动作为动物模型,以能量代谢为中心,运用了生化技术、SDS-PAGE、同位素掺入、western blot技术等多种实验手段,观察了大鼠心肌和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异构体组成、葡萄糖有氧和无氧代谢的关键酶、能量监控器AMPK酶活性、线粒体功能等的变化。探讨缺氧习服过程中,适当的运动锻炼促进高原习服,改善机体劳动能力的分子生物学适应机制。为寻求更有效的促习服措施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慢性缺氧大鼠血球压积显著增加,右心室肥大;缺氧复合运动后大鼠血球压积与缺氧组比较明显降低,右室指数和右室与左室比值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高原适当运动可降低红细胞压积,有利于改善微循环状态从而减轻心脏负荷。2.运动训练大鼠心室肌MHCα异构体比例显著增加;与平原对照和缺氧组比较,缺氧复合运动后MHCα异构体比例显著增加。结果表明运动运动训练可使心肌肌球蛋白异构体组成改变,ATP酶活性高的MHCα异构体比例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缺氧条件下适当运动心功能增强的机制之一。3.慢性缺氧比目鱼肌Ⅰ型MHC显著增加,Ⅱa型MHC显著降低。单纯运动和缺氧复合运动组与缺氧组变化趋势相同。结果表明慢性缺氧和运动训练使比目鱼肌MHC
其他文献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家族主要由CISH (cytokine inducible SH2-containing protein)和SOCS1-7等8个分子组成。SOCSs具有共同的结构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处在观念多元、利益多样、结群多向的社会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与其关系紧密的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在思想政治
校企合作中,校企融合特别是深度融合是合作的更高一级,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基于此,主要论述了新时期高职院校校企融合发展的有关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caspase-3、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不插入MCAO
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以下简称鼠疫菌)是国家甲类传染病鼠疫的病原体,鼠疫的流行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近年来,鼠疫在非洲及亚洲地区的流行有增无减,使得WHO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