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堂教学逐渐走向信息化。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将在课堂教学信息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所称“信息化教学素养”,是指教师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总称。论文以平板电脑的课堂教学应用为例,围绕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挑战?(2)为应对平板电脑应用于课堂带来的挑战,教师表现出了哪些信息化教学素养?这些素养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3)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发展的重点、核心和基础是什么?(4)为实现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的发展应制定怎样的发展路径,为教师提供哪些保障?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选择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来自上海4所具有信息化特色学校的25位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辅之以参与式观察和文献分析,从多方搜集数据用以形成三角互证,以增强数据的可信度。成文过程中重点展开了如下探究:(1)依据文献分析、课堂观察和访谈资料,分析平板电脑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目的以及平板电脑的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元素以及新改变。(2)在分析平板电脑的课堂应用的基础上,结合TPACK理论和访谈资料揭示平板电脑应用于课堂给教师带来的挑战。(3)采用Nvivo11对搜集到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处理,挖掘小学教师为应对“平板电脑进课堂”表现出的信息化教学素养及表现维度,并分析不同素养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4)结合相关理论探讨和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表现维度,并据此分析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发展的重点、核心与基础,制定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发展的路径,还依据访谈中发现的可能制约或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发展的因素提出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发展需要的保障。研究发现:(1)平板电脑应用于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主要来自教师知识结构更新的需求以及平板电脑应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2)为应对平板电脑应用于课堂教学带来的挑战,教师主要表现出“理解与应用新技术、以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应用、以学生知识整合技术应用、课堂掌控能力、家校合作促进技术应用、技术应用的发展性素养”等六大类信息化教学素养。其中理解与应用新技术、以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应用、以学生知识整合技术应用这三类素养是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的核心与关键。(3)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转变,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技术使用水平的提升,分别构成了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发展的重点、核心与基础。上述研究发现,体现了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表现维度及其发展关键的基本框架式的把握。为助力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的发展,本研究还探寻了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发展的若干路径,即: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增强教研组合作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提供技术培训促使教师对技术使用水平的提升。并指出为促进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的发展应当为其提供鼓励探索的时间、绩效保障,提供支撑教师教学的资源保障,确保课堂应用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