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人性的力量——对马拉穆德《店员》的犹太性观照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zhu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犹太裔小说家的标志性人物之一,马拉穆德对犹太性的表达最具代表性。在马拉穆德看来,犹太性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对各种犹太要素进行特定加工运用,从而综合地形成独特的、能区别于其他文化特性的犹太文化气质。马拉穆德的作品主要以平凡的下层犹太平民作为描写对象,他们遭受着各种各样的苦难,渴望逃避过去,追求有梦想的新生活,但在内心深处与他们逃逸的传统无法分割,最终学会生活在一种自我禁锢的环境里,执着于良知、责任感、怜悯和爱,并矢志不渝地追求道德的升华和自我的完善。前人对《店员》的研究主要围绕马拉穆德的写作风格、圣经原型、象征意义等展开,或针对其构成犹太性的单个层面去进行文本阐释。但是,对于具有浓厚犹太意蕴和特质的马拉穆德本身而言,他赞成采用丰富的犹太元素综合呈现文学作品的犹太性。本文尝试把文本放在犹太历史与文化的语境中去考察马拉穆德小说《店员》中的犹太性。通过对马拉穆德的犹太道德观、犹太幽默语言以及独特的同化现象等元素进行观照,从而呈现浸蕴在马拉穆德小说《店员》中的犹太品性。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简述了马拉穆德的生平及其作品《店员》,以及国内外马拉穆德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在界定“犹太性”的基础上,提出解读《店员》的三个犹太元素:即犹太道德观、犹太幽默语言以及独特的同化现象;第三部分讨论马拉穆德的犹太道德观,即困苦中的道德成长,揭示其对美国犹太人乃至全人类之道德价值观念和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第四部分探讨了小说中的犹太幽默和讽刺,通过对傻瓜人物施勒密尔、言辞讽刺、情景讽刺的分析,作者成功的塑造出一个希望与失望并存、痛苦与欢乐同在、受苦受难与道德升华相伴的犹太世界;第五部分主要探讨《店员》中的同化现象,它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犹太人和非犹太人在同化的过程当中可以相互影响,非犹太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同化犹太人,反过来,犹太人也可以同化非犹太人。但事实上,马拉穆德文本中的犹太主人公大多具有不可同化性,这既折射出犹太人在历史同化过程中维护民族传统的抗争,也是犹太性复杂和矛盾的另一层面。本论文的结论是,马拉穆德透过莫里斯、弗兰克、海伦和艾达等主要人物的情感纠结和道德坚守,使得弥散在《店员》中的犹太性升华为具有道德力量和人性光辉的普世价值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对等是翻译所追求的目标。翻译蕴含于不同语言使用者的各种交流之中,是一项普遍存在并且贯穿始终的活动。翻译是借词引入的主要形式。借词是由外族语言进入本族语言的词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