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园里的世界——论欧·亨利爱情小说折射出的美国文化特点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learns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与契诃夫、莫泊桑齐名。他的小说历来是批评家们评论的焦点。在诸多对欧·亨利作品的评论中,目前尚未有专著或论文从文化分析的角度阐述欧·亨利的作品。前人只是就其作品本身进行文本分析,如写作技巧、结构安排、情节人物等等,而忽略了文学作品反映出地当时美国社会的文化特点。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亨利,被誉为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他的作品真实地折射出了处于转折时期的美国文化。爱情短篇小说,作为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运用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对欧·亨利的爱情短篇小说进行文化分析,探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特殊时期人们不同的爱情观,并从中发掘出隐藏在小说背后的美国文化特点。
其他文献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第二语言习得,并将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用移情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如何把这些意识运用于跨文化翻译和外语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首先
艾德里安娜·塞西尔·里奇(1929-2012)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批评家、女性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其一生的诗歌创作与政治活动让她成为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