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近年来出现了“就业难”现象,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增加至765万人,是2003年(第一届扩招生毕业)的3.61倍。迫于现实压力,大学生为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将注意力转移至英语学习,不少企业也在招聘要求中直接标明对应聘者英语水平的要求。因而,从改革开放起,中国掀起了一股“全民学英语”的热潮。直到近几年,部分社会人士开始对“英语学习”产生质疑,民间也流传着“英语退出高考”和“英语降分改革”的说法。由此可见,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英语学习。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就业难”现象,从“过度教育”视角进行研究。笔者受此启发,欲从经济学视角研究中国英语学习现状。基于过度教育研究和英语教育研究相关文献,笔者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研究法和经济学模型法等方法,首先采用主观评价法对英语过度教育发生率进行了测算,随后用logistic有序回归模型分析了英语过度教育影响因素,最后借鉴ORU模型探讨了英语过度教育带来的收入效应。研究表明,约39.78%被调研者英语教育过度,约37.47%被调研者英语教育适度,约22.75%被调研者英语教育不足。就英语教育过度者而言,女性知识工作者的英语教育过度发生率高于男性,工龄在10年及以上的知识工作者的英语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工龄在10年以内的。年龄、英语水平、家庭条件、月薪、技术职称、专业和工作对口程度都对英语过度教育有影响。总体而言,英语过度教育收益率比英语适度教育收益率低约29个百分点;英语受教育年限越高,其英语教育收益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