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板在我国自2009年开板以来已有六年有余,开板前的热议使其经历了 10年之久的酝酿,最终于深交所开板。人们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高成长性,但开板以来的成绩却让很多人失望,甚至不看好。这也反映出了这样一批规模小、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在上市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相比传统企业,创业板上市公司有着其独特的活力,虽然公司规模较小,但其有着较高的科技含量也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如若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必然可以成为中国企业中的黑马。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不能忽视的是其比传统企业有着较大的风险。创业板上市公司较为年轻,发展时间较短,经营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反映企业资源配置情况的资产结构状况参差不齐,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因此本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结构进行研究,以控制公司风险的角度对资产结构进行优化。资产结构是企业资源的分配方式,是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但又多被学者所忽视,至今相关研究较少,从企业风险角度优化资产结构的研究更是为数不多。但资产结构是公司风险的来源,从风险的源头控制风险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及风险理论的探讨,发现资产结构与企业内部风险中的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文中以各类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作为自变量,以财务杠杆方法量化的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为因变量,利用SPSS软件中的相关性分析及回归性分析,得出了回归方程,证实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相关关系,最后从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控制的角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优化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