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54-200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和温度资料以及740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对挑选出的青藏高原西部热源偏强年和偏弱年进行合成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西部热源对东北冷涡活动的影响;从6年梅雨偏多年的梅雨期中选出10次比较强的东北冷涡过程进行合成分析,分析了东北冷涡对江淮梅雨期降水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5月份青藏高原西部加热偏强时对应着乌拉尔山地区和鄂霍茨克海地区的反气旋式环流和贝加尔湖地区的气旋式环流,于是在亚洲的中高纬地区出现了“两脊一槽型”的异常形式,这反映了高原加热和中高纬环流的相互作用。发现5月份高原西部加热可激发出一条沿亚洲大陆东岸由中低纬度地区向东北方向传播的Rossby波列,它可以以能量频散的方式影响梅雨期东北冷涡的发生发展,使得当5月份青藏高原西部热源偏强时,梅雨期东北冷涡也偏强,当5月份青藏高原西部热源偏弱时,梅雨期东北冷涡也偏弱。
(2)东北冷涡出现以后,随着它的加强南压与西伸的副高之间相互作用,将使我国江淮地区南侧气压梯度力加强,气压梯度力加强使得动能增大,而动能由高层向低层传输,最终导致江淮地区南侧的西南低空急流形成。低空急流形成以后,将大量的暖湿气流输送到我国江淮地区。同时东北冷涡的发生发展也使得大量的中高纬度的干冷空气南下入侵到江淮地区,冷暖空气在江淮地区交汇,有利于梅雨锋的形成和维持,激发江淮地区低层对流不稳定增加,上升运动强烈发展,从而导致江淮梅雨降水的活跃。
(3)1983年和1999年分别为典型的5月份青藏高原西部热源偏强年和偏弱年。1983年梅雨期从蒙古到东北地区500hPa上出现负的高度场距平、正的涡度距平,东北地区的地面温度是负距平、降水是正距平,这些气象要素场的配置说明东北冷涡比较活跃。而1999年梅雨期上述气象要素场的分布正好与1983年相反,说明1999年梅雨期东北冷涡偏弱。
(4)1983年梅雨期东北冷涡出现的频率高于1999年的,且1983年西太副高西伸更明显,对流层中上层动能下传的过程和冷空气的南下的过程更多,北上水汽输送更强。因此1983年梅雨期江淮地区降水明显要比1999年的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