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河北省西部五大红色旅游景区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红色旅游区马克思主义者特征和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五大红色旅游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和形式;研究了目前红色旅游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研究了红色旅游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游客的影响。提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为红色旅游区的发展和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依据。阐明了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面临的挑战和红色旅游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中的作用。通过对河北省西部红色旅游区的调查研究表明,红色旅游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势在于:(1)传播对象全面广泛。游客来自四面八方,不分贵贱、男女老幼,受教育程度高低;行业广泛,有城市、农村、厂矿、企业、军队、学校等。具有人群的广泛性。(2)教育形式丰富多彩。红色旅游区有真实的山水、树木、房屋、农具、武器等从前革命者走过、用过、见过的实物、实景。从前的革命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是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载体,大众见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加上导游的讲解和真实场景的再现,使游客如身临其境。大众在旅游中通过听、看、行、游、购、娱接受了旅游区的文化,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观点通过照片、文字、建筑、传说等附着在旅游区的每个空间。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和中国的民族精神凝聚在一起同时被大众接受,这种教育形式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比用电影、电视、书刊、报纸等更具有真实性。方便理解、记忆、接受,游客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直观,感染力强。(3)教育效果显著。调查结果表明,来旅游区的游客绝大多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等方面都受到了教育。增强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思想内容多次灌输。一个红色旅游区建立后,长期的展示在当地,游客不断的前来旅游观光,带着旅游的兴趣而来,带着马克思主义思想而回。一次旅游不能使游客得到满足,常常促使游客多次故地重游,自觉多次接受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旅游回来还要向亲朋好友讲解红色旅游区的人和事,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再普及。同时诱导周围的亲朋好友去旅游,亲临实地去感受。这是其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无法比拟的。研究表明,目前河北省西部红色旅游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主要有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恢复;设计纪念设施展示革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打造红色文化演绎革命历史及红色旅游纪念品等几大类。最受游客喜欢的大众化形式是革命历史遗址、遗物,纪念碑及革命者雕塑。其次是当地的自然山水、农家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红色旅游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对游客思想产生积极影响,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红色旅游区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稳定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红色旅游区发展与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关系。红色旅游区合理的规划模式是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当地自然资源开发并举,合理的运营模式是免费区与经营区共存的运营模式。通过红色旅游区的发展,不断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