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试验选取石灰、生物炭组配作为土壤改良剂,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来利山锡矿区丙赛河流域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改良剂的添加对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并通过添加筛选出的石灰和生物炭,结合玉米、甘蔗、红麻、万寿菊进行种植,旨在提高矿区周边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安全有效利用,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性及酸性土壤对植物的危害,提高植物产量,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并改善生活水平,形成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安全有效利用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8026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取石灰、生物炭组配作为土壤改良剂,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来利山锡矿区丙赛河流域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改良剂的添加对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并通过添加筛选出的石灰和生物炭,结合玉米、甘蔗、红麻、万寿菊进行种植,旨在提高矿区周边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安全有效利用,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性及酸性土壤对植物的危害,提高植物产量,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并改善生活水平,形成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安全有效利用和农业生产联合修复技术体系,保障矿区周边农田的安全利用。并对该项目进行环境经济评价,筛选出最优的种植模式,为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添加石灰、生物炭能改善酸化土壤理化性质,与对照相比,通过两年试验发现,添加石灰、生物炭的续种处理(前一年筛选出的对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较好改良效果的处理继续种植,施用量为:石灰300 kg/亩、生物炭1000 kg/亩)、续施处理(前一年筛选出的对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较好改良效果的处理在原施加量的基础上增加1倍施加量后进行种植,施用量为:石灰600 kg/亩、生物炭2000kg/亩)均能显著提高酸性土壤p H、CEC、有机质。土壤速效养分中,单作续施处理下能显著提高甘蔗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31.8%;玉米种植模式中,单作续种处理下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90.3%,甘蔗种植模式中,单作续施处理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88.2%;红麻和万寿菊种植模式中,续种处理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89.1%和142.3%;单作续种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种植模式下的土壤速效钾含量36.6%,续施处理能显著提高万寿菊种植模式下的土壤速效钾含量36.7%。(2)添加石灰、生物炭的四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Pb的含量,与CK相比,间作续施处理使玉米种植模式中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36.2%,单作续施处理分别使甘蔗、红麻、万寿菊种植模式中的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56.1%、71.7%、29.1%。与CK相比,间作续种处理使玉米种植模式中的有效态Pb含量降低了64.4%,间作续施处理使甘蔗种植模式中的有效态Pb含量降低了59.5%,续施处理分别使红麻、万寿菊种植模式中的有效态Pb含量降低了69.7%、77.6%。(3)添加石灰、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CK相比,四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四种植物种植模式中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显著降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四种处理对甘蔗种植模式中土壤脲酶的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能够显著提高其他植物种植模式中的土壤脲酶活性,单作续种处理能显著提高四种植物种植模式中的土壤蔗糖酶活性。(4)添加石灰、生物炭能显著提高植物株高、叶面积、茎粗、产量。玉米种植模式中单作续种处理产量最高,达到762.15 kg/亩;甘蔗种植模式中甘蔗、蜈蚣草的间作续施处理产量最高,达到3615.04 kg/亩;红麻种植模式中续施处理产量最高,达到653.68 kg/亩;万寿菊种植模式中续种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946.67 kg/亩。(5)添加石灰、生物炭能显著降低植物体内的Cd、Pb含量,改良剂配合蜈蚣草间作能够显著降低植物体内的As含量。随着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降低,明显改善植物品质,四种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单作续施处理能显著提高甘蔗蔗糖含量,续种处理能显著增加红麻线密度,续施处理能显著增加红麻纤维拉力,对万寿菊花中的叶黄素含量有负影响。(6)经过环境经济评价得出综合得分:玉米种植模式中,单作续种处理(石灰300 kg/亩、生物炭1000 kg/亩)得分最高;甘蔗种植模式中,间作续施处理(石灰600 kg/亩、生物炭2000 kg/亩+蜈蚣草)得分最高;红麻种植模式中,续施处理(石灰600 kg/亩、生物炭2000 kg/亩)得分最高;万寿菊种植模式中,续种处理(石灰300 kg/亩、生物炭1000 kg/亩)得分最高。
其他文献
社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问题、提升人民幸福感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平衡及生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社区环境,作为城市居民日常高频率使用的城市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景观美化、休闲游憩、防灾、心理调节等多方面的功能。研究社区环境与社区依恋的影响关系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社区承担了疫情期间居民们主要的活动空间和防疫空间,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空间既是容纳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物质空间,也是为外来游客提供愉悦身心、公共服务的旅游目的地。但随着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扩张影响到了本地居民居住生活和当地交通等部门的发展,导致土地资源匮乏、交通拥堵、公共服务短缺等居游矛盾;同时,过度的商业化也忽视了游客的旅游意愿,同质化的旅游模式让古镇逐渐失去吸引力。在旅游空间中,当空间内的资源无法同时满足游客和居民截然不同的价值需求和行
马蹄莲(Zantedeschia spp.)作为一种高档花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享有“花卉之星”的美誉。但是由胡萝卜果胶软腐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Pcc)引起的软腐病严重制约了马蹄莲产业的发展。由于缺乏抗性种质资源,传统的育种方式和防治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目前关于马蹄莲与软腐病菌的互作机制还尚未明晰,马蹄莲抗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失衡、新冠疫情扩散等问题愈发严重。为了缓解这一现象,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环境固碳力是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以度假小镇景观为落脚点,度假小镇景观作为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景观设计的低碳化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低碳
煤矸石是煤矿开采和洗选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渣,是工业中产生量、累积量、堆放量最大的固体废料。煤矸石具有物理结构差、养分状况不佳、富铁、富锰和重金属含量高等特性,不仅不利于其堆放环境上植物的生长,其污染物还会向周围环境扩散,污染矿区水体及周围土壤,造成煤矿区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壤改良和植物修复是控制煤矸石污染扩散,改善矿区生态质量最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治理方法。然而,关于改良剂与黑麦草协同作用对煤矸石
为开发利用紫花苜蓿作为Cd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Cd污染土壤的修复及经济作物的安全问题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4个品种“甘农3号”,“甘农9号”,“中苜1号”,“WL525HQ”为植物材料,采用盆栽水培试验,通过外源添加不同浓度谷胱甘肽(0、25、50、100、200mg·L-1),研究不同浓度谷胱甘肽对紫花苜蓿生理生长的影响,并确定试验条件下最适谷胱甘
本文以上海市公园绿地骨干树种及其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了4种不同公园绿地类型的8个公园,对66个骨干树种群落进行了现场调查及数据收集,并对其物种组成进行分析记录,每个公园选取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骨干树种群落进行评价,共计40个骨干树种群落。对样地群落特征及结构、植物应用状况及乡土植物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选用AHP层次分析法和SBE美景度评价法对于骨干树种群落景观进行评价,再将两种评价结果进行综合
十九大的报告中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强全面实现。近年为实现乡村振兴,不少乡村快速推进村落的景观、产业等规划,在这过程中不断出现如景观同质化、乡村特色文化消失等问题,导致乡村面貌向着城市化特征方向不断发展,而产业等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推进提升,从而造成城乡差距的缩小仅存在“面子”上。这就急需对乡村景观环境进行科学客观、有针对性调查评价研究,以解决乡村规划建设所面临保护与发展
低污染水是导致我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污染物浓度低、稳定性差以及排放总量大等特点,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污染水体处理难度大,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力度的加强,低污染水的治理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填料贯穿于多种尾水深度处理技术中,提高并优化填料的去除性能是目前提高低污染水净化效率的重要途径。针对低污染水体性质复杂、污染物浓度较低导致的深度处理难度大以及传统填料的处理效率不高且不稳定的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伴随着磷肥产量的增加,磷石膏的产排量也在迅速增长,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磷石膏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硅、铁、钙、镁、硫、磷等元素,将磷石膏制备成土壤调理剂,对实现磷石膏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以氮气为介质,生物炭为还原剂,研究了钾长石、含镁的尾矿渣、钾肥为添加剂对磷石膏制备的土壤调理剂成分的影响,并优化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