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作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克服了通过自身积累实现渐进式发展的局限,日益成为企业为加快自身发展而经常采用的一种运作模式。此外,并购在社会存量资本的优化配置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各国政府对企业间的并购给予了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但并购活动也存在风险,如果并购后的整合不力,并购就不能取得所预期的效果,甚至使得并购公司因无力应付规模急剧膨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出现绩效大幅下滑的现象,这样不但没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反而还使企业增加了许多风险。政府作为国家经济的总舵手,需要了解已采取的调控措施的效果如何,调控目标实现程度如何;企业作为进行并购的主体,需要了解并购后可能的结果如何,自身是否具备了进行并购的条件,这些问题促使了对过去并购的情况进行研究。 国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绩效做了众多的研究,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股票市场事件研究法和公司财务指标法两种。股票市场事件研究法基于效率市场理论假设之上,通过分析并购宣布前后股票价格的变化,来评价并购的绩效,通常采用非正常收益或者累积非正常收益来检验并购宣告对相应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所产生的价格波动及其程度,可通过公式 AR=Rjt-E(Rjt)测算:AR>0,认为并购是成功的,因为它为股东创造了额外的财富;AR≤0,认为并购未能提高公司绩效。公司财务指标法利用财务报表和会计数据资料,使用单一财务指标或建立财务指标体系,对比考察并购前后或与同行相比的经营业绩变化来评价公司的并购绩效。该方法常常用来对并购进行中长期检验,它的优势在于能够连续地反映并购前后公司业绩的变动情况。但不论哪种方法,其研究结果都是既有支持“并够提高了公司绩效”,也有支持“并够未能提高公司绩效”。 在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的时间不长,信息的透明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外非流通股比重大,而这些非流通股股东不能直接从股价的涨跌中获利或受损。在证券市场并不是有效的情况下,股价的变动并不能反映股东财富的变化。而财务指标法使用公司过去的财务数据,比较客观真实,能比较直接、清晰地反映并购绩效,所以在研究2003-2005年间进行并购的A股上市房地产公司绩效时使用的是财务指标法,结合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状况、特点,利用公司经营业绩四个方面(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的九个指标,通过主成份分析和线性回归得出并购前后的综合得分公式,计算样本公司并购前一年至并购后第二年共四年的得分,通过得分的变动情况来说明不同类型公司并购绩效上的差异。在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时,利用样本各指标值减去行业平均值的方法来剔除各个年份行业整体变动可能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这是以前的研究从未做过的。 目前国内对企业并购的研究多是从并购的动因、并购的交易方式、并购中的风险等方面进行定性的分析,缺乏实证的支持。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对企业并购绩效做了实证分析,但是他们在研究时所使用的样本基本上都是不分行业的,没有考虑各个行业所处周期、行业特点等行业因素对并购公司绩效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一般性的,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以2003-2005年间进行并购的 A股上市房地产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并购前后绩效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当时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解释。具体到一个行业来研究公司的并购绩效,避免了不同行业周期、不同行业特点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观察这个行业公司并购后绩效的变动,有利于国家政府对这一行业的调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是对现有基于市场总体情况研究的有益补充。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2003-2005年房地产上市公司并购后平均绩效比并购前有了一定提高,总体上来说,并购的效果较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并购前绩效较好的公司并购后绩效也较好,并购前绩效较差的公司并购后绩效并没有明显提高,效果不是很好,所以目前房地产业内的整合应以实力较强的企业并购实力较弱的企业为主。再深入研究发现并购前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与盈利能力较弱的公司并购前后绩效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并购后经过了一个非常短暂的整合期后迅速好转,并且超过了并购前的水平;后者虽在并购当年绩效有明显好转,但并购后第一年开始绩效就开始了大幅下滑,并且在考察期内没有好转的迹象。此外还发现关联并购的效果要好于非关联并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