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资本的不断积累和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中国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发展势头日益强盛,投资总量大幅增长,近两年来总流量稳居世界前三,涉猎行业日益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扩散,收购层次明显提高,目的性也更加明显。随着中国OFDI的发展,其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因此,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逐渐从吸引外资转变为OFDI的影响因素及对产业的逆向效应。在制造业方面,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经历了深刻调整和修复,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纷纷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再工业化”进程,试图抢占新一轮的产业和经济发展高地。因此,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来说,如何在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流入”双重竞争压力下维持并扩大原有的全球市场份额,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变化莫测的贸易投资风险中立于不败之地,便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亟待探讨的核心问题,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形成制造业企业独有的竞争优势,便成为国内外学者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普遍共识。因此,检验中国OFDI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更好地发挥OFDI对实体经济的促进效应便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以OFDI和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国际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理论的梳理,辩证探讨了我国OFDI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从理论上阐明通过OFDI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和风险因素;然后分别分析了全球范围国际投资和我国OFDI以及制造业产业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2003-2016年~126个省市OFDI存量数据~2,建立系统GMM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同衡量指标的作用效果;然后分别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进行模型建立,比较研究不同地区OFDI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差异;最后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利用OFDI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