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产业是现代化的先导产业,处于产业链中间,具有感应度大和影响力强的特点,对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具有重要拉动作用。钢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和必要保障。目前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钢铁产业的规模控制和布局优化十分必要。本文从产业集中度和发展阶段方面研究了钢铁产业规模控制的必要性和目标,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模拟研究了钢铁产业规模控制的效应,进而通过产业布局评价研究提供了钢铁产业规模控制和布局优化的途径。研究结论可为国家制定钢铁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支撑。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系统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规模控制及布局评价的现实基础。在系统梳理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能过剩,钢铁产业空间集聚性下降,生产和消费耦合度较低等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2)探索了产业集中度相关方法和判别标准的问题,使相关方法和所得结论‘更好地为中国钢铁产业规模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中外主要产钢国在钢铁产业发展阶段、产业规模和龙头企业规模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发现,目前中国钢铁产业出现的逆集中化问题并非是产业组织结构恶化的表现,而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为较好地发挥规模效益,2020年中国钢铁产业前四大企业和前八大企业平均规模应分别为4500万吨和3700万吨。因此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合理目标应该是CR10和CR20分别达到50%和75%的水平。(3)判断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规模控制的合理目标。选取1983—2012年间的粗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使用龚伯兹曲线拟合方法判断钢铁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并预测粗钢生产和消费的极值。中国粗钢产能在1983—2003年处于导入期或成长前期,在2004—2012年间处于成长后期;而粗钢表观消费量在1983—2006年处于导入期或成长前期,在2007—2012年处于成长后期。按原有发展趋势,中国粗钢产量将于2055年左右达到极值16.6亿吨;而粗钢表观消费量将于2030年左右达到极值8.8亿吨。对比粗钢产能和表观消费量的生长曲线可以得出,粗钢产能的发展趋势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粗钢表观消费量的发展趋势可以客观地反映出钢铁产业应有的发展阶段。粗钢产能过快的发展趋势需要及时地调整,具体调整目标是使粗钢产能于2014或2015年开始进入成熟前期,最终达到极值10.0亿吨左右。(4)模拟研究了缩减河北钢铁产业规模的波及效应及其节能减排效果。基于投入产出理论中的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了河北省钢铁产业对其他工业部门的波及效应,依据历年统计资料和相关文献分析了河北省主要耗能产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河北钢铁产业影响力系数为1.264,感应度系数为3.285,其发展对其他各产业的带动作用和受其他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都非常明显;河北钢铁产业调整的波及效应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各部门中;在钢铁产业产值下降20%的波及影响下,工业总产值和能耗将下降约15%,二氧化碳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也将下降8%—29%。钢铁产业规模控制既有助于缓解钢铁产能过剩和扭转河北工业结构不断重型化的趋势,又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5)分析了钢铁产业布局影响因素,构建了钢铁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定量研究了港口对钢铁产业布局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对环渤海44个城市进行了钢铁产业布局评价研究。从市场消费能力、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水平、交通运输条件、沿海临港条件和原有钢铁生产基础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环渤海44个城市进行钢铁产业布局适宜性评价研究。研究发现从钢铁产业适宜性评价角度44个城市可以分为优势区、优势潜力区、良好区、良好潜力区、一般区、较差区和极差区等七类。优势区、优势潜力区和良好潜力区共有10个城市,约9.18万km2的区域比较适宜布局钢铁企业;而较差区和极差区有21个城市,约26.87万km2的区域非常不适合布局钢铁企业。2012年环渤海地区仍有近三分之一的钢铁企业(1625家)、四分之一的粗钢产能(约8275万吨)布局在较差区和极差区,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亟待改善。环渤海地区钢铁产业规模控制的主要途径就是优先淘汰布局在较差区和极差区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