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有效性调査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课堂互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更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地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增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学会地理思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会像科学家那样探究”,这些新课程倡导的全新理念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并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其中课堂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效果如何?怎样对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怎样开展有效的地理课堂互动?这是本文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相关结论如下:1、以包头市某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和全校的地理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当前高中地理课堂互动的现状。学生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地理课堂的氛围、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和互动方式、学生参与互动的意愿、教师外显行为对学生的影响、问答中的互动情况、讨论中的互动情况、互动中师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对互动效果的满意度等方面。教师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互动教学设计、最常采用的互动方式、是否注意过非言语行为对课堂互动的影响、课堂互动中的问答情况、选择互动对象的情况、互动结束后的评价与总结情况、互动效果、互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等方面。2、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发现当前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总体上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比较欠缺;其次是学生的互动意识不强,愿意主动参与互动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第三是在有限的互动时间内,教师很难兼顾到与每个学生互动的公平性;第四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限,设计有效的互动教学比较困难,相关教育部门并未对这一部分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第五是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不够充足,导致学生缺乏自信而不愿意积极互动。3、为了确定该校地理课堂互动的具体有效性程度,在借鉴已有课堂互动有效性评价量表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理课堂互动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指标加以权重,编制了“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有效性评价量表”,使互动有效性可以通过评价量表的最终得分来体现。4、使用“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有效性评价量表”对该校一节地理公开课进行评价,得出本节课的互动有效性程度属于中等,从而反映出该校地理课堂互动的整体水平不高。5、结合问卷调查中反映的问题以及课堂实例评价结果,尝试给出提高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有效性的策略。教师角度:加强教师知识技能培训的实效性;优化互动教学设计,整合课程资源。学生角度: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重视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最后总结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其他文献
本课题列举了国内外植物中药抗菌纺织品应用进展情况,分析了植物中药抗菌成分以及抗菌机理,介绍了抗菌纺织品的制造方法。分析研究可知,植物中药抗菌纺织品前景广阔。
软件即服务(SaaS)的理念已被业内广泛接受,故而SaaS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毫无疑问受到大家普遍的关注。在系统安全中,访问控制是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经常遇到访问控制系统需要处理
目的:通过结扎颈内动脉的方法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优化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昆明小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结扎颈内动脉组(LICA组)、结扎颈外动脉
采用基于Metropolis蒙卡和Reverse蒙卡的杂化逆向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了碳气凝胶的微孔结构模型,根据碳气凝胶的介孔尺寸人为构建了介孔模型。设计了不同形状、不同孔径的介孔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分析技术,对植物白千层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这种植物挥发油中分离出80个以上的组分;确认了其中的35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
为了研究航空发动机管路在真实复杂环境下的振动特性,以典型的L型航空发动机液压管路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Workbench,首先分析了流体压力对管路固有频率的影响,之后分析了管
目的评价中药预防方案对社区人群流感发病的预防效果,为中医药防控流感的有效性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社区选择3 166例自然人群,收集资料完整能进入最后统计分析
国家经济的发展状态与农业的发展十分紧密,农业的发展与机械化应用水平也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的
教育要关注差异,教育要关注情感,教育要释放学生的潜能,历史教育更应该如此。创造适合学生的历史教育,要求老师走近学生,研究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关注差异,尊重学生情感,释放
我国西部地区由12个省级行政区组成,面积约6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71%;人口约3.67亿,占全国26.9%;地区生产总值12.6万亿,占全国20.0%(2013)。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均,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