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我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将直接带动城镇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的增加,统筹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面临很大压力。本文以甘肃省康乐县为例,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康乐县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压力和康乐县耕地利用程度,以及对康乐县耕地增加的可能性和康乐县耕地保护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保护的措施,以期为促进康乐县未来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实现耕地保护提供有利参考。研究结果如下:⑴城镇化以强劲的势头发展,对耕地保护产生巨大压力。康乐县城镇化率呈上升趋势,2000年为4.81%,2009年为6.80%,根据预测,2015年将为10.20%,2020年为14.31%。在城镇化过程中,康乐县耕地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2000年为43829.32公顷,2009年为43386.9公顷,根据预测,2015年为42498.07公顷,2020年为42157.08公顷。康乐县“十二五”规划提出城镇化发展水平为10.64%,根据临夏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给康乐县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为106.9公顷,而康乐县城市规划区面积为1285公顷、现状建成区面积362公顷;如果执行康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至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超标708公顷。⑵康乐县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而耕地的利用程度也呈现出生产经营的粗放化,从2000年到2005年,再到2009年,农村主要劳动力留守人数的比重在逐渐减少;农业投入水平降低、使得平均亩产量呈下降趋势,农民的务农人均纯收入减少,化肥投入从2000年的7891吨降到2009年3846吨的,种子投入从2000年的308吨降到2009年的253吨,平均亩产量从2000年的216公斤降到2009年的167公斤,农民的务农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972元降到2009年的752元;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耕地的压力,人口增加,膳食结构变化,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区域粮食安全存在危机。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理论上可以释放一定的建设用地,进而增加耕地面积,但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完全实现还须假以时日。而且,复垦增加的耕地质量,远低于城镇化发展占用的耕地。根据康乐县历年耕地整理的实际情况,结合耕地整理的潜力分析,确定2020年通过耕地整理康乐县可新增耕地面积941.92公顷,通过对康乐县农村居民点整理进行潜力分析后,可以得出康乐县整理农村居民点可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为474.46公顷。康乐县可以开垦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但能开垦为耕地的数量比较少,康乐县通过开垦后备土地增加耕地的可能性不大。⑷城镇化是以显性的政绩体现在行政考核绩效中,而各地各级政府考核中并未像计划生育国策一样充分体现耕地保护的成份。征地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始终处于劣势,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更不能有效地保护耕地。⑸针对以上问题,必须提高耕地保护意识、实行土地确权登记、改革土地税制、提高农产品价格、加大生态补偿以及完善地方财政等,改革和完善耕地的产权制度、有效流转制度和占补平衡制度,从多方面努力实现耕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