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是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文学史上一位著名诗人、作家。她的诗歌充斥着愤怒、绝望、爱情、死亡、精神错乱和自我毁灭。普拉斯幼年丧父,其童年清贫而孤僻。贯穿整个青春期的关于财富、地位、情感以及对职业生涯的焦虑和强烈的自尊,造成了她日后长久的不安全感。她把自己的真实而痛苦的生活藏匿在表面的活力与辉煌的成就之下。关于死亡和再生的狂热焦虑促成了她此生唯一一部小说《钟罩》(The Bell Jar),她将自己隐私的青春期精神失常和关于尝试自杀的行为缩影在这部成长小说中。普拉斯去世后,这部小说被众多批评家视为她的自传。 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和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中内因和外因的地位、关系来分析造成《钟罩》女主角(普拉斯的化身)出现青春期抑郁症的多方面原因。并通过现实调研,以所处青春期的“女性”“大学生”作为特定对象,总结现今大学女生同样存在的,和《钟罩》女主角类似的心理问题,提出“钟罩”并非是特定的五十年代美国社会才能形成的,社会因素只是形成“钟罩”的部分原因(外因),而青春期女生共有的生理、心理特征决定了一部分内向、敏感、脆弱的个体会出现青春期抑郁。 全文共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序言部分介绍普拉斯的生平、作品以及目前的研究状况,并阐述本文的写作动机理论基础。 第二章在简单叙述普拉斯自传体成长小说《钟罩》的情节后,从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学说的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其女主角成长过程中遭受的压力、对未来的迷惘以及朦胧而不太正常的性心理,总结出“钟罩”的成因,并且说明普拉斯本人的成长经历和《钟罩》女主角的经历的平行关系。提出内在因素是她们遭遇青春期抑郁的决定因素。第三章着重于《钟罩》的现实意义。主要通过真实的调查分析,阐述心理健康对于当今大学女生的重要性,并针对某些心理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具体措施。最后,结束语在总结全文论述的基础上,再次强调尽管“钟罩”的现象是难以消除的,但所处青春期的大学女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关键词:钟罩,大学女生,青春期抑郁症,心理问题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