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欺负,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从上世纪70年代始,便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欺负行为不仅与个体自身心理特点有关,还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影响欺负行为的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考虑能够更全面的解释欺负行为。因此本研究试图根据以往的研究,对小学生的家庭功能、自我概念对欺负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能够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欺负行为。本研究从葫芦岛市和威海市的四所城镇小学中分层抽取三到六年级小学生,656名被试,以嵌入欺负和受欺负两个题目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施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小学,欺负行为具有普遍性,男生欺负者显著多于女生欺负者,但被欺负者女生多于男生,却不存在性别显著;同时,欺负者和被欺负者的人数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年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2.小学生家庭功能的现状表明,小学生家庭类型以平衡型为主,表现出较多的亲密-灵活类型和自由-有规律类型。在家庭亲密度上,高低年级存在显著差异,低年级小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即低年级的小学生与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强于高年级小学生,而在家庭适应性上,不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3.小学生自我概念的现状表明,当代小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水平;总体上,女生的自我概念普遍高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呈现倒U型趋势。4.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小学生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亲密度能够有效地预测自我概念各因子及总分,而家庭适应性则只能够预测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因子,家庭功能影响小学生自我概念;欺负行为的发生率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有显著的负相关,平衡型家庭类型较少的卷入欺负行为,中间型和极端型的家庭类型表现出欺负行为较多,家庭亲密度对被欺负的发生概率具有预测作用,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对欺负的发生概率有预测作用,卷入欺负行为的被试,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小学生自我概念和欺负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欺负行为的发生率。5.自我概念在家庭亲密度水平和欺负行为间起中介作用;自我概念在家庭亲密度和被欺负的发生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家庭适应性和被欺负的发生率间其完全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