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临床病例,比较以不同肝脏解剖分段法的肝切除在肝癌治疗中的疗效,从而选取合适手术方式,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17年9月因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病人5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行传统的肝切除术,即采用Couinaud分段法肝切除(A组),同期37例应用联合多种解剖分段法的肝切除,即应用Takasaki分段法和竜崇正法行解剖性肝切除术(B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1)术前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合并肝炎肝硬化比例、术前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水平、15分钟吲哚菁绿滞留率、肿瘤大小;(2)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除范围。(3)术后情况:第1、3、7天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4)预后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复查,复查时间为术后第1年每3个月1次,第2年每4个月1次,以后每半年1次,随访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1日,了解患者肿瘤复发情况、死亡率、总生存率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无死亡。术前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合并肝炎肝硬化比例、术前肝功能指标、肿瘤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行手术治疗。术中A组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且术中出血量B组少于A组,差异具有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除范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第1、3、7天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血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第1天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第3天在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氨酸转氨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第7天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住院时间少于A组(P<0.05),差异具有由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随访时间的分布差异、术后复发人数、术后死亡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akasaki分段法和竜崇正分段法均是在Couinaud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联合多种解剖分段法肝切除组操作更加简便、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3、对于合并有胆管或血管侵犯的肝癌切除,仍需使用Couinaud分段法行肝切除。4、竜崇正法对于肝右前区的肝切除操作更加符合精准肝切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