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氏贝是我国主要的养殖海水珍珠贝种,以其光泽柔和、硕大凝重而为人们所喜爱。广西更是我国马氏贝海水养殖珍珠的一大产地。本文采集样本为广西北海马氏贝海水养殖珍珠的白色、奶油色和金黄色品种,通过对其进行宝石显微镜下放大观察、紫外荧光观察、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广西北海金黄色海水养殖珍珠的表面特征、谱学特征、元素成分及致色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两种较常见的化工染料对部分样品进行了试染色。通过对广西北海海水养殖珍珠的表面特征研究表明,该产地海水珍珠黄色均匀,光泽柔和,表面较为光洁,珍珠层表面均可见明显的叠瓦状结构。长波紫外荧光下金黄色珍珠有特征的黄绿色荧光,奶油色和白色珍珠具特征的中-强蓝白色荧光,短波紫外荧光均不明显。红外光谱均具特征的文石CO32-和水谱,并在2924cm-1和2522cm-1处可见C-H键和S-H键的有机振动,但对不同颜色吸收峰无较明显区别性。染色后的样本对上述有机物的强度有削减作用,推测是染料和有机物反应而导致。拉曼光谱中可见文石的拉曼谱峰和阴离子CO32-的拉曼谱峰,水的拉曼峰较不明显;金黄色海水珠相较于其他颜色的海水珠其谱线稳定,杂峰毛刺较少,带有黄色调的海水珠此处在275cm-1附近存在明显的由文石晶格引起的拉曼位移。紫外可见光谱中金黄色海水珍珠具有特征以356nm为中心的宽吸收带,同时在400500nm波长范围内呈现强度不等的选择性吸收。由于样品的颜色饱和度较低,356nm处吸收谱带的相对吸收强度也相对较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有近紫外区的200400nm处有284、356nm两个明显的紫外吸收峰。染色后这两处的吸收减小。对微量元素元素含量的分析上可见海水珍珠中Na、Mg、K、Sr的含量较高,Ag、Mn、Ba以及Pb的相对含量较少。对部分奶油色海水珍珠进行了试染,并对两种染料染色最佳条件及其样本的染色结果做了比较和讨论。染色后珍珠肉眼下着色具有金黄色色调,但同所有的表面染色一样具有孔口染料浓集,镜下观察颜色不均匀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