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后循环缺血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ehmia,PCI) 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致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对迅速缓解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眩晕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与西医相比,中医药在减少眩晕发作次数、改善缓解期的各种非特异性症状、降低全血粘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主要探讨晕宁颗粒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瘀阻证的血流变学、血脂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将76例风痰瘀阻证后循环缺血患者通过随机、平行、对照的实验设计,按1:1的比例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2g 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组为在此基础上加服晕宁颗粒,3次/日,批号:20070801,均二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各观察指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治疗组痊愈率为39.5%,对照组痊愈率15.8%;治疗组愈显率84.2%,对照组愈显率55.3%;组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组较疗前相比,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液流变学中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均有显著差异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较疗前相比全血高切粘度、TG、LDL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无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与其自身治疗前对比,治疗组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上升,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与其自身治疗前对比,经颅多普勒中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流速(Vm) 及搏动指数(PI)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Vm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而搏动指数除PI-RVA有显著差异外(P<0.05), PI-LVA、PI-BA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晕宁颗粒具有改善后循环系统的供血,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清除自由基,影响一氧化氮的释放,增加脑抗缺血缺氧的作用,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晕宁颗粒对PCI性眩晕风痰瘀阻证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