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农业种植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农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谷物加工工具的演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也是汉魏南北朝时期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汉魏南北朝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石转磨、碓、砻、碾等更专业更效率的谷物加工工具出现,并对人民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出土数量和分布区域来看,石转磨和踏碓整体数量均呈现出西汉到东汉时期递增,东汉到魏晋南北朝递减的趋势,且主要分布在河南地区。从类型学上看,西汉时期的石转磨主要以上扇与磨柄连为一体、带有磨盘的型制为主。东汉时期不带磨盘,仅有上下扇的石转磨数量增多,上扇一侧有长方形或圆形的卯眼,用来安装手柄。魏晋时期石转磨的明器模型大多没有刻画手柄的位置,南北朝时期石转磨的磨座为喇叭口圆筒状,磨扇呈碗状扣在磨座上。碓,汉朝时期流行圆形臼窝、底板形状总体呈长方形的形制。魏晋时期踏碓的臼窝多为外方内圆,底板整体上呈“凸”形。南北朝时期碓的臼窝变回两汉时期的圆形,支架多为“Y”型分叉,底座呈马蹄形。除此之外,碓的碓头、模型图像等细节也发生变化,生活气息越来越浓。总体来看,汉魏南北朝时期谷物加工工具当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推广使用与小麦的大面积普及、人民饮食追求的提高以及区域经济政治中心的稳固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后世粮食加工工具演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