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在脊柱骨折中的发生率通常被低估,特别是对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DVT的发生率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发生率,并研究术前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因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29例。术前均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分为DVT组和非DVT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入院后均采用机械和化学预防下肢DVT的发生。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估术前DVT的发生率,确定术前DVT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DVT总发生率为14.45%(62/429),其中1例(0.23%)为近端DVT,61例(14.22%)为远端DVT。胸椎骨折患者术前DVT发生率为24.59%,腰椎骨折患者术前DVT发生率为11.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了术前DVT三个危险因素:下肢肌力(P<0.001)、损伤至手术时间(P<0.001)和D-二聚体(P=0.001)。下肢肌力小于3级、损伤至手术时间大于3天、D-二聚体大于1.81mg/L对术前DVT的预测准确性较好。ROC分析显示,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769。结论:尽管有机械和化学预防,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DVT的发生率仍然很高,特别是在胸椎骨折。下肢肌力小于3级、损伤至手术时间大于3天、D-二聚体大于1.81mg/L是术前DVT的预测因素。当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预测因素时,应更加注意预防术前DVT。第二部分D-二聚体联合Caprini评分对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RAM)在DVT风险分层中的有效性,并探讨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429例,收集临床及血栓相关资料。使用2013版Caprini RAM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入院后均采用机械和化学方法预防下肢DVT。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结果:429例患者中,62例(14.45%)出现了下肢DVT,其中远端DVT共61例,近端DVT仅1例。根据危险分层,术前DVT发生率与Caprini评分相关(X~2=117.4,P<0.001),所有患者均为血栓极高危组(评分≥5分)。进一步分层显示,绝大多数患者(277/429,64.57%)处于Caprini评分7-8的范围内。与Caprini评分5-6(OR 72.92;95%CI 9.42-564.42)、7-8(OR20.98;95%CI 10.36-42.50)和9-10(OR 6.20;95%CI 2.45-15.69)的患者相比,Caprini评分>10的患者术前DVT风险最高。以Caprini评分>8或D-二聚体>1.81mg/L为预测DVT风险的标准时,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和0.769,当两者结合时,ROC曲线下面积可增至0.846。结论:对于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尽管该人群的Caprini评分均较高,但Caprini RAM仍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DVT风险分层工具。Caprini评分>8或D-二聚体>1.81mg/L可预测术前DVT的发生,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的诊断效果更好,这些患者需要更有效的DVT预防方案。第三部分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并评估下肢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34例由高能损伤所致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数据、围手术期变量和实验室结果。入院后患者采用机械和化学方法预防下肢DVT。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计算术后DVT的发生率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DVT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不同因素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DVT总发生率为18.91%(101/534)。其中近端DVT 3例(0.56%),远端DVT 98例(18.35%)。胸椎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26.80%,腰椎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15.5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下肢肌力小于3级、输血、卧床时间、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等6个危险因素增加了术后DVT的发生率。对这些潜在危险因素进行ROC分析,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在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尽管有机械和化学预防,术后DVT的风险仍然很高,特别是在胸椎骨折中。高龄、下肢肌力小于3级、输血、卧床时间、FIB和D-二聚体是DVT的危险因素,其中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最高。第四部分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D-二聚体动态变化及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目的:D-二聚体在筛选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下肢DVT的作用已有报道,但尚未进行充分研究。本研究目的是探讨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并评估D-二聚体作为筛查工具在此类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21例高能量损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3、5天测定D-二聚体水平。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常规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统计分析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及危险因素对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进行ROC曲线分析,确定适合DVT筛查的D-二聚体临界值。结果:与术前相比,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并非持续性升高,而在术后第3天出现波谷(P<0.001),而且手术时间>120 min的患者(P=0.009)和ASIA评分A-C的患者(P<0.001)D-二聚体水平较高。D-二聚体曲线下面积在第三天最大(0.844[P<0.001,95%CI:0.767-0.904])。分层截断值对手术时间>120 min组和ASIA评分A-C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均无明显影响。结论:D-二聚体水平在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术后呈波动性升高。手术时间和ASIA评分对D-二聚体水平有影响。在DVT诊断方面,D-二聚体在术后第3天的诊断价值最高,手术时间及ASIA评分亚分组的分层截断值并没有比整体截断值表现出更好的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