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对地貌类型多样化区域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进行评价并生成网格数据,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是区域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工作。
研究区庆阳既有典型的黄土丘壑地形,又有十多个面积相对较大的塬面,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由于庆阳地区深处中国内陆,加之复杂的地形条件,从而引起温度、降水等生态环境因子复杂的时空变异,这些生态因子引起热量和水分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高低。将这些生态环境因子时空定量化,并生成网格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是本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庆阳地区复杂的地形,根据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特点,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在客观分析评价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地区为研究区,选取了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等3个方面10个生态指标因子,基于Arc GIS 9.0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采取专家打分和特菲尔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隶属函数,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确定了各生态指标因子的权重,利用GIS的空间插值模块建立了相关生态指标因子空间数据库,然后进行了生态指标因子的空间叠合分析,建立了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及其综合指数模型,模拟出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等级分布,最终形成了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等级分布图,并且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庆阳农业资源开发以及西部大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供农业区域开发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参考。
本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甘肃省庆阳地区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有效系数在0.257~0.916之间,平均为0.587,整个地区自然生产潜力水平为中等偏上。
2.根据生态指标因子对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贡献大小,结合庆阳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确定了影响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生态指标因子:坡度、坡向、≥0℃年积温、年平均降水、无霜期、相对湿度、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就本研究区庆阳地区来说,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和坡度,一般是降水愈少,坡度愈大,土壤质量愈差,土地的自然生产潜力就愈低。
3.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综合指数模型(Potential Land Productivity Integrated Index):PLPII=年平均降水(Aap)×0.2761+坡度(S)×0.2080+坡向(A)×0.1041+积温(T)×0.0395+无霜期(F)×0.1183+相对湿度(H)×0.1578+全氮(H)×0.0307+全磷(P)×0.0078+全钾(K)×0.0181+有机质(O)×0.03924.建立了甘肃省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10个生态指标因子的空间数据库,模拟出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分布等级图,该分布呈现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土地资源生产潜力逐渐升高的特征。
5.本研究是首次采用GIS技术对甘肃省庆阳这种地形复杂的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等级分布做定量化计算和模拟,而且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不仅为陇东丘陵沟壑区开展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在方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更是为农业、国土、林业等政府部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土地规划与整治、生态环境建设等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