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式与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_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形成与他早年所进行的文学研究是分不开的,本文遂从扣问马尔库塞早年的博士论文《德国艺术家小说》所寓托的心灵消息开始,希望以此为契机为马尔库塞研究另辟蹊径。  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马尔库塞分析了小说和叙事诗的不同。他认为,叙事诗表达的是人的完整意义上的生活,而小说则在于反映个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异化”,因此,马尔库塞试图通过自己的研究重新找回那种古希腊式的艺术与生活的诗性统一。虽然在论文中,马尔库塞的研究并没有得出当有的“结论”,然而,他对艺术与生活的异化,艺术家的教育等问题的探讨却为他后来深刻而别具意致的美学研究埋下了伏笔。  二  马尔库塞美学研究的学术之缘是与对“人”的倚重相牵系的。从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到马克思终于将这“栖居”的人安放在现实之中,再到弗洛伊德体验这“现实中的人”的“压抑性”存在,马尔库塞自己的理论根基在这耐人寻味的学缘关系中显现出一条明晰的线索,而这条线索所含隐的韵致则是马尔库塞不断对于“个体的人”的越来越切近的深情关注。  海德格尔的“异化”思想和对于人的“本真”状态的描绘为马尔库塞开拓了一个深邃的探索空间,然而海德格尔理论虚假的具体主义、虚假的激进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缺乏,最终导致马尔库塞同他分道扬镳。马克思是马尔库塞思想启蒙的最早的导师,然而马克思思想真正成为马尔库塞思想的理论之源却是在他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中最终奠基的。《手稿》所确立的“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和发展”的目标使马尔库塞深受启迪,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理解和对于“感性”内蕴的诉求,作为一种构成因素直接汇入了马尔库塞的理论体系。尽管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兴趣是稍后的事情,然而,通过对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改造性运用,马尔库塞终归也从弗洛伊德这里领悟到了自己对“人”研究的会心之处。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所造成的人的压抑状况、单向度状况的本能层面原因的分析,马尔库塞不仅探索了既有社会对人控制的诡谋所在,而且还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提请了一条可能的“非压抑性”出路。  三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特色就在于他对于“艺术形式”的研究,艺术形式构成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理论支点。因而,除了哲学思想上的学缘外,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还有着其深远的“形式”理论的历史渊源。无论是对亚里斯多德“形式”与“质料”构成论的吸收,还是对康德“美本来只涉及形式”之说的省思,抑或是对“唯美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之宗趣的领悟,马尔库塞对于“审美形式”理论的鉴别与取舍终究有着自己的价值关怀。  马尔库塞对“人”的关注之所以落实于他对于美学问题的关注,是因为他在对“艺术形式”(审美形式)所蕴蓄的真理性内涵的探求中找到了它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关联,正是艺术形式保存和塑造着所有指向人类未来的东西。“艺术形式”是艺术成其为艺术的东西,它使艺术自律成为可能,“艺术自律”使艺术真正实现了对于现实的超越。在既有社会整合一切的背景中,艺术以其与现实的疏远和“异在”使“个体在他不可替代的命运和地位之中,成为一个普遍真理的预言家”。  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在审美形式本身”,艺术创造出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然而,正是艺术把现实变为“幻象”的转化中,艺术表现出倾覆性之真理。艺术并不是通过“介入”才成为革命实践的,企图让艺术直接为革命服务的作法只能是艺术的滥用。  四  马尔库塞虽说是以他的社会批判理论闻名于世,然而,“艺术形式”所开启的审美之维构成了他的社会批判的哲学基础,发达工业社会的罪恶和危机因而得以揭示。  二战之后,技术的进步使西方社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人性的发展和对于人性的尊重,却并没有与这经济和物质的发展同步前进,不仅如此,对人的控制还大大加强了,这一切都表现为“操作理性”对人的控制。  发达工业社会在它的发达和进步中,呈现出了它的总体性危机。肯定文化由于它的“否定性”的丧失,现已成为在既有社会对人的不幸意识征服的有效工具;而强烈的总体主义、国家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使纳粹文化成为一种专制文化,人们在崇拜英雄和英雄崇拜中丧失了自己;以苏联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因其所隐含的“文学作品必须要表现社会的生产关系”这一绝对命令,以及对“主体性”和“内在性”的轻视,而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背道而驰,造成艺术伦为“经济结构”的附庸,人的解放和自由也因而成为一种空谈。  为了表达对既有现实的种种不满,在艺术上,人们虽做出了许多努力和探索。然而,以摈弃“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使“新艺术”最终无法逃脱被既有社会整合的命运。“新艺术”对于“形式”的颠覆,最终也成为对自己的颠覆。在发达工业社会中,革命失去了效力,“新左派”运动的最终失败,使发达工业社会再次以其强大的整合力量显示了它的“合理性”存在。  五  危机的存在暗示着消除这种危机的可能,“艺术形式”所构筑的审美之维不仅为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还为一个“新”的社会的建构指出了方向。  一个可能好的社会的实现不能无视人类已有的任何成就,“艺术形式”对于人的解放的意义就在于它唤起了艺术与技术的原初关联,从而使艺术对社会的改造成为可能。马尔库塞认为,“新技术”和“新感性”是“新社会”产生的根本条件。“新技术”将意味着重新唤回科学技术原本的服务于人的价值向度,使“技术和科学成为解放的工具”真正成为可能的事情。“新技术”就在于通过对于压抑性技术的“美学还原”,而使它的组织结构、服务目的、存在方式等能够依据美学的要求而重新安排。“新感性”则是一种可以依据生命自身的需求,并能引领人往一个更好的境地发展的力量,这种感性本身即包含一种“求好向善”的理性。“新感性”作为一种审美需求的感性,在反对既有社会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马尔库塞对于“新社会”的探讨,饱含着对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整体关注,“新社会”的理想承载着他对于人类未来的全部热情和希望。  六  从神秘的毕达格拉斯开始,西方美学就开始了对于“形式”的研究。而后,由苏格拉底所提出的“美”“善”合一论,最终在他的弟子柏拉图的“理念”概念那儿得到了尽情地发挥,并在亚里斯多德关于事物构成的“四因”那里仍然延续着。而审美的再度自觉是由鲍姆嘉通提出的“美学”范畴郑重宣布的,康德美的“情致”与美的“形式”相契于“人是目的”的论断,则使这再度的审美自觉透显出一种全新的命意。20世纪初兴起的俄国形式主义是美学第三次自觉的肇始者,而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马尔库塞对“艺术形式”关联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审美维度的进一步开掘,以及对于美学的“感觉的真理”的寻找,为这美学的第三次自觉拓展出了新的空间和值得人们回味的内涵。  与物质获取的“有所待”及偶然性不同,美学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生求取“无所待”的和必然的维度。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应然”,而且这是一种有其“实然”而“本然”之根的“应然”。这种美学在现实中的盛行,使人类终究可以在一个新的社会之中实现自己的潜能和幸福,实现人的真正解放。马尔库塞的整个学术思想的归宿就在于给危机中的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可以投注的方向,使人类在物质的崇拜中尽早地拔出,不再迷失自我,从而在对真正的自由和幸福的体味中,找回自己“应然”的存在。“每个人都追求好的事物。每个人都追求一个这样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没有异化劳动。这里不需要什么指导原则或目的;这里只有人们素朴的普遍的感觉。”  马尔库塞从“基础的基础”(指人的本能需要)处所开掘出的审美维度,在他看来是真正走向了“乌托邦的终结”。他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使“乌托邦”丧失了它传统的非真实性内容,那些被指责为“乌托邦”的东西已不再是没有位置的和在历史整体中根本不能存在的东西。在马尔库塞看来,总是存在着一种同既有社会相抵触的东西——和平、快乐和劳动,这些东西的存在与相信这些东西的存在就能够使乌托邦的实现成为可能。马尔库塞的“艺术形式”思想使人类终究对于自己文化的丧失保持着一份警觉,毕竟“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人类的目的才建造,这个世界还未变得更富有人性。”  一个美好的社会的到来,人的完全自由和解放的实现,终究是要靠对它“心有灵犀”的人才能完成,“审美教育”——作为一种艺术的教育——在今天是极为重要的,这是教人学会“批判地思考”的教育,知识分子和大学在审美救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七  不管别人怎样以“现实的无用”来指责马尔库塞的美学乃至他的整个思想,或依旧带着一种科学的实证思维来审视马尔库塞,这终究不会使作为一个思想家的马尔库塞稍为逊色。无论如何,马尔库塞的魅力就在于他实际上体现出了一个人文学者的良知和学术追求。“和平”和“幸福”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至少人们在内心深处呼唤着它们,因此马尔库塞——这个从马克思的立场走向“审美之维”的哲学家——的思想就不会在当代失去实践意义。马尔库塞对于人“主体性”的尊重,对于个体心理解放的那份执着仍然激荡着每一个健康的灵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马尔库塞的理论价值就在于以唤醒人们的批判意识为己任,通过对既有社会造成的人的压抑和不自由等状况的分析,从而从美学的维度出发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找到了出路。
其他文献
1620年,耶稣会士艾儒略开始进入山西传播天主教教义。与此同时,身处内陆的山西文人也开始接触这种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文化。山西文人对天主教这种异质文化所持有的态度可谓是
针对闭挤式精冲的机理和工艺方法,设计制造了闭挤式精冲工艺实验模具,并采用不同厚度和直径的坯料进行实验;分析了闭挤式精冲工艺中外环填充率与剪切面光亮比例的关系以及外
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是对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的深刻回答,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根本性问题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
该文以《百喻经》谓语动词为研究对象,并辅以同时期其它语料,来研究中古动词的特点.该文把动词的语法特征和语法意义相结合,将动词分为五类:行为动词、状态动词、趋止动词、
本文认为“现代性”本身是个充满张力与矛盾的悖论式概念。它包含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是“资产阶级的现代性”,以进步,理性等为核心价值;一是作为它的对立面的“审美现代性”
西方的叙事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以来,20年间,国内学者陆续写作、出版了大量导读性、理论建设性和理论探索性的文章。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外国理论资料的翻译为主,90
基于ANSYS/LS-DYNA分析平台构建多道次渐进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对圆台件的3道次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从节点运动角度分析下沉现象产生的原因:节点产生径向运动的同时伴随有Z轴负
为研究多道次成形条件下薄壁筒形件滚珠旋压的成形机理,采用实验和有限元法相结合对薄壁筒形件多道次滚珠旋压的应力应变、旋压力和成形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道次下的等
论文对彝族服饰文化体系的建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彝族服饰的总体特征.作为外显的物质文化,对彝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是以物质层面的服饰形貌为起点的.彝族服饰的多样性
本论文讨论中韩二、三十年代女性小说的现代性问题。  论文从女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入手,主要从性别角度(Gender Perspective)比较中韩二、三十年代女性小说所体现的现代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