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标记及相关构式的历时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中比较典型的说明性因果标记“为、因、因为、由”和推论性因果标记“既、既然、可见”等微观构式的演变和形成进行考察,结合构式各阶段的特点,详细分析其发展趋势和演变动因,并对因果标记图式层面的构式化和构式变化进行探讨。全文共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汉语因果标记的研究现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因果标记的界定与分类标准,并明确如何运用构式语法开展研究。第二、三、四章考察了说明性因果标记的历时演变。第二章具体分析了“为”及相关构式的历时演变,“为”由“帮助、协助”义的动词到说明性因标,经历了“S+为+O”到“S+为+ON服务对象+VP”到“CL,为+ON P目的”到“CL,为+ON P原因、缘故”到“为CL1,(故/因)CL2”这样五个阶段。当原因介词“为”后所带的成分扩展成谓词性小句后,“为”进入因果复句构式,由于受到构式压制和其自身对构式义的吸收,促使“为”向说明性因标演变。第三章考察了“因”“因为”及相关构式的历时演变。“因”及相关构式基于[依靠]这个中心语义特征,经历了从“依靠”义动词→“凭借、乘着”义介词→“因为”义介词的梯度变化。当“因”演变成原因介词后,又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分别演变成了原因标记和结果标记。说明性因标“因为”是由因标“因”“为”复合而成,元明时期“因为CL1,CL2”和“为因CL1,CL2”并存,而在清代“因为CL1,CL2”占主导地位,“为因”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第四章介绍了“由”及相关构式的历时演变。“由”在向因标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从“经由、经过”义的动词→“从、自”义的处所介词→“由于、因为”义的原因介词→“因标”这样五个阶段。随着搭配成分的扩展,“由”所在构式在压制和反压制的作用下,演变成说明性因果复句。进入因果复句构式后,“由”在因果复句构式的压制下最终演变成说明性因标。第五、六章对推论性因果标记的演变和形成进行考察。第五章讨论“既”“既然”及相关构式的历时演变。“既”基于[已然]这个中心语义特征,经历了从“已经”义副词到“……之后”义副词再到“推论标记”的演变过程,其中进入推论性因果复句构式是其标记化的关键。“既然”在历时演变过程中经历了跨层结构词汇化的过程,晚唐五代时期“既然”后指示代词的出现,促使其由句法层面单位转变成了词汇层面单位。因受到[Y+CL1,G+CL2]推论性因果复句构式的压制,“既然”演变成推论标记。第六章讨论“可见”及相关构式的历时演变。“可见”基于[结果]这一中心语义特征,其语义经历了“视觉活动义”→“主观认知义”→“推论标记”的梯度变化;而在形式方面经历了“ON+可见”到“S+可见+ON”到“CL1,可见+NP+VP”再到“CL1,可见CL2”的演变过程。“可见”进入推论性因果复句后,受到其所在构式的压制,促使“可见”向推论标记演变。第七章对因果标记图式层面的构式化和构式变化进行了考察,详细分析了因果标记图式在演变和形成过程中的相关特点。通过对“为”“因”“因为”“由”“既”“既然”“可见”以及因果标记图式构式化和构式变化的考察,我们发现语言使用者将因果复句规约成[Y+CL1,G+CL2]模板后,因果标记在演变过程中都会进入Y或G的位置,因受到因果复句模板的压制以及其自身主动对构式义的吸收,最终完全成为Y或G位置的成员。
其他文献
在冀东地区全年分别对亚洲玉米螟田间落卵量、越冬幼虫数量及黑光灯诱蛾量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冀东地区玉米田全年共发生以3化性为主的不完全世代。亚洲玉
孤东油田三区是孤东油田整装多层砂岩油藏的典型代表,单元自1985年8月投入开发,先后经历了注水、二元复合驱开发,2013年1月转入后续水驱。针对单元层间矛盾突出、储量控制和
对某火电厂主厂房中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进行了空间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该类结构的动力特性、层间变形及扭转效应、框架与排架内力分配等相关内容,可供服役期该类结构可靠性鉴
目的见察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大鼠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大鼠饲喂番茄红素4周后处死.测定血清和肝匀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体育职能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做出有效地改革,才能促进体育事业的良性运行。研究认为:转型期我国政府体育职能正在从政治职能为主向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金融,金融监管与法律上存有一定的空白,绝大多数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个人都处于免税或不征税状态,有必要建立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税收
学位
目的 建立光化学诱导小鼠急性脑梗塞模型。方法 采用 5因素 4水平正交试验建立光化学诱导小鼠急性脑梗塞模型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 最佳实验条件为 :照射时间 5min、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