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使中国9亿多农民接入互联网,现有IPv4进程所定义的地址空间远不够,要能够扩展地址空间,可以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6协议作为下一个时代的Internet协议,已经在Internet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IPv6标准协议在我国基层农网中使用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发明。发展“精准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IPv6基层农网信息化监控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将IPv6无线传感器技术成功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是在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IPv4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的背景前提下,运用IPv6传感器技术对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农民,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高度自动化、信息化、高效化,同时也从中获得更高的收益。(2)本文运用IEEE802.15.4协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的IP体系架构,对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6LoWPAN技术的思想核心,把IPv6技术运用于无线网络传感器节点中,实现任意的WSN与下一代IPv6网络节点进行端到端的连接。(3)通过分析研究IPv6在基层农业网络中的使用情况,对国外部分农业信息化发达的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建立IPv6在基层农业网络中的推广机制,运用各种手段推广IPv6在农业网络中的实际运用来发展信息化农业。本文以榆中县农业信息化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对基层农业信息化发展给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4)整个农业信息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智慧农业系统为一个具体案例,研究IPv6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一个应用的具体实现。运用智慧农业系统中WSN进行简单设计,通过对WSN数据建模,运用Contiki方法进行内核移植测试,运行无线传感器监测软件WSN Monitor定期获得农业大棚内温湿度等环境监测数据,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初步运用于生产实践中,能够自动打开灌溉水阀对大棚中农作物的智能灌溉,实现了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远程监控技术。(5)本文提出了要大力加强IPv6技术的实际实施。首先,提出了IPv4转向IPv6基层农业网络信息化市场的对策和建议;其次,加强信息终端智能化建设;最后,为基层农业技术创新专项推广提供高接入、高效率、高安全性。加强农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创新的效应,加快信息农业的发展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