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建构——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dt2530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是在社会建构论和因特网兴起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对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的新发展,是费恩伯格在苏东巨变以后对技术的民主控制和现代性等问题的新思考,已在西方理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由于这一理论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国内还缺乏相应的专题研究。因此,以批判与建构为两大主线,对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作系统的梳理与剖析,一方面可以推进国内对新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发展状况的研究,弥补我国一直把研究视角定位于欧洲大陆的不足,另一方面还能借鉴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推进我国技术哲学、技术政治学学科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进而通过对多种技术理论的比较,剖析了这一理论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把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理解为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其中理论根基是对技术本质的批判与重构,理论核心是“民主的理性化”,理论目标是现代性的选择与重建。 第一,对技术本质的批判与建构是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理论根基。费恩伯格批判了以往技术哲学对技术本质的静态的和片面的理解,提出应在历史的流动中达到对技术的本质的整体理解。他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整体论的技术本质观,包括了“工具化理论”和把技术看作“场所”的思想。这两种表述都强调了技术本质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批判了对技术本质的单一化、凝固化理解。 第二,作为理论内核的“民主的理性化”理论源于对技术活动参与者的利益的分析。本部分包括了对“技术理性”内涵的重新界定和对“民主的理性化”理论的阐述两个相关方面,提出了对技术进行民主干预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探讨了使技术民主化的方式等问题,并对费恩伯格和哈贝马斯的“理性”重建模式作了简要比较。 第三,作为理论归宿的“可选择的现代性”理论是费恩伯格在对技术的本质问题和民主化问题为基础,将思考的视角拓宽到整个现代社会得出的结论。既然技术的本质依不同的社会环境而具有选择性,技术理性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变动性,既然当今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压抑了人的潜能,就可以在技术全球化的条件下用“民主的理性化”方式建构一个合理的现代社会。费恩伯格把社会主义作为现代性的一种替代方案,认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主义。
其他文献
科普的主体与受体是科普流程的重要两极。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科普的主体与受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演变。主体呈现多元化与媒体化的特点:多元化一方面体现为主体本身的多元化,即传统主体仍然存在,而新的人员或机构或直接介入或调整角色而越来越带有主体的色彩。另一方面体现为主体行为的多元化,即主体判断行为的多元化、主体传播行为的多元化。媒体化是主体主动与被动接近媒体的结果,由此既有利于科普及其发展,但同
为改善协调控制系统在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控制效果,提出了基于直流炉机组非线性模型的前馈一反馈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合理简化,建立具有一定精度且适用于控制器设计的非线性模型,再引
基于2014年8月15日的Landsat 8影像,通过劈窗算法反演西安中心城区地表温度,定量测算热岛中心范围.估算多种地表能量分量,分析热环境格局与地表能量分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
政府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其行为对社会生活起着规范、导向的作用;同时,在目前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道德规范严重失衡,加上行政制度不全等种种原因
据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急剧下滑30%,小企业生存堪忧.rn一季度下滑幅度超过30%rnDIGITIMES报告预计,2015年第一季度,
期刊
期刊
灵魂理论是本体论和伦理实践哲学的交叉点,势必占据着哲学家体系的中心位置。柏拉图作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在他的对话录中(主要有《斐多》、《斐德罗篇》、《理想国》以及《
植被含水量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也是衡量植被生理状态和形态结构的重要参数。应用遥感技术定量估测植被含水量,对于农业旱情监测、作物产量估计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年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期间获得的6景ASTER遥感数据和同步观测的研究区生物量观测数据集,选取NDVI、RVI、SAVI和MSAVI 4种植被指数分别与单位面积内植被含水量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建立了不同植被指数的植被
本文认为表达问题是贯穿梅洛-庞蒂哲学发展的一条中心线索,并以此为出发点,全面深入地考察他关于表达的思想,揭示他的表达理论在现当代哲学语境中的意义在早期,梅洛-庞蒂在批判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