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近年来养羊者感到头痛的一大疾病,在临床上,病羊表现咳嗽,发热、病羊30-50%急性死亡,久病不愈的病羊常消瘦,丧失生产性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在非洲、中东、东欧、前苏联和远东等许多国家都有报道。它是世界上主要养羊国家面临的严重山羊疾病之一,并被认为是世界上危害性最大的山羊疾病,直接的损失是由于它的高死亡率,产奶、产肉率下降,以及疾病监控、诊断、治疗的成本过高。 在重庆地区我们对云阳、北碚、江津等区县的羊群进行调查,发现养殖数量在20头以上群体,有30%的羊群均存在此病,部分群体感染发病率高达90%以上,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已严重影响到重庆市肉羊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用疫苗进行免疫通常由于各地流行菌株间存在的差异而效果不好,也无特效药进行治疗,且往往治疗成本太高而影响生产效益。因此,对重庆市发生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病原学研究,对净化羊群传染性胸膜肺炎,解决我市养羊业的头痛问题,促进我市山羊产业化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膜表面抗原LppA的基因序列是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中的251号碱基到1822号碱基。其是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重要的抗原组成,所以本论文对于LppA做了研究,旨在为山羊胸膜肺炎的高保护率的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做铺垫。 首先,对重庆北碚天府镇某羊场患有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山羊进行剖检分离病原,用改良的支原体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并做生化试验,结果初步判定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株引起发病。在这过程中,对于支原体培养基做了改进,改良培养基缩短了以往山羊支原体的培养时间,尤其在传代培养时,平均变色时间为24-30小时,比已往报道的有关山羊支原体的培养时间平均缩短了36-48小时。 其次,根据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株Lpp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于扩增LppA基因的全长序列。应用PCR的方法获得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株LppA基因DNA,并将用引物扩增得到的LppA基因插入pUCm-T载体中,PCR鉴定并用HindⅢ+BamHI酶切鉴定筛选阳性克隆,获得含LppA基因的阳性重组子,测定重组质粒中LppA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与GenBank(AF072715)登录的相应的LppA基因序列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的完成了重庆地区山羊胸膜肺炎病原的鉴定,并且成功克隆了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株膜表面抗原LppA基因,为以后山羊胸膜肺炎的高保护率的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