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管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性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z12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性、可靠性、可重复性强的动物脑缺血模型的方法。方法日本大耳白兔5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10只,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20只,为微导管栓塞组:C组20只,为线栓组。各组动物麻醉后,暴露一侧CCA、ECA、ICA,A组只暴露动脉不予处理,B组以直径为0.50mm的硬膜外导管经CCA、ICA置入MCA,C组以相同直径的线栓经相同路径置入MCA。MCAO判定方法为,B组采用经特殊拉伸制作的硬膜外导管接医用压力换能器及测压装置用以监测动脉压力波形,以导管插入达预定深度且动脉压力波形消失作为MCA被成功阻闭的判定标准:C组则按文献根据线栓置入长度作为判定标准。两组动物均于MCAO一小时后恢复再灌注,并于24小时后观察神经学行为改变情况,依照PHILIP评分法进行评分后,(?)头取脑。行TTC及HE染色评价模型效果。结果:B、C两组模型经MCAO后24小时行PHILIP评分及TTC染色及HE染色电镜观察均证实梗死灶存在。成功率:B组为75%,C组为6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导管法以压力换能器监测动脉波形作为准确判定MCAO成功标准,效果直观可靠易于操作,是一种理想的制作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
其他文献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存在,炎症、缺血、免疫、高血压等引起的心肌损害,如果病变持续,终将导致心肌纤维化的发生。MF与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甚
目的:  探讨AECOPD患者临床特点、合并症和伴随疾病、经济学及病原学的特点;分析总结AECOPD的影像学评估价值;检测AECOPD患者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及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表达,并探索其
今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专题研究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翻开了成渝地区发展的历史新篇,具有里程碑、开创性意义
期刊
背景:新辅助化疗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和有保乳意愿的部分非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灶的很多生物学指标会发生
目的:从大鼠行为障碍评分、血浆磷脂酸含量和脑组织含水量观察依达拉奉对脑血栓形成大鼠的保护作用。 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行为障碍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