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了两熟不足区优质粗饲料短缺和鲜食玉米、马铃薯、小麦等短季作物缺少合适下茬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短季作物下茬复种青贮玉米的多熟种植模式。以筛选适宜的复种青贮玉米品种为切入点,采用田间试验与室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复种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复种青贮玉米加工利用方法,并对以青贮玉米为后作的三种复种模式的资源利用、综合效益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经过连续两年试验,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与一季春玉米相比,马铃薯复种青贮玉米、覆膜鲜食玉米复种青贮玉米、小麦复种青贮玉米三种复种模式的光能生产效率、积温生产效率、降水生产率、净增能、产量、产值和纯效益等指标均明显提高。三种复种模式的纯效益分别为25462元/hm2、22993元/hm2和14216元/hm2,较一季春玉米分别提高136.5%、113.5%和32.0%。2.根据不同玉米品种对夏播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和优质青贮玉米饲料要求,筛选出三个适宜复种的青贮玉米品种:郑单958、高油4515和先玉335。3.明确了不同播期青贮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干物质积累规律、产量效应以及气候条件对青贮玉米的影响等,确定了复种青贮玉米的播期极限。选用郑单958和高油4515两个品种,播期最好不要超过7月19日。建立了青贮玉米产量与活动积温之间的回归方程,郑单958青体产量与活动积温的回归方程为y=-8×10-5x2+0.3349x-278.1(r=0.998);郑单958干物质产量与活动积温的回归方程为y=0.0233x-25.921(r=0.9968),高油4515青体产量与活动积温的回归方程为y=-8×10-5x2+0.3153x-251.24(r=0.9968);高油4515干物质产量与活动积温的回归方程为y=0.0185x-17.188(r=0.9968)。4.弄清了一穴双株的增产机理、潜力以及最适群体密度。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一穴双株较正常播群体结构得到改善,主要农艺性状、光合指标有所提高,但增产未达到显著水平。增加一穴双株群体密度,加剧了植株个体之间竞争,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等农艺指标以及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降低,同时由于群体优势作用,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后减,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一穴双株群体密度为10.0万株/hm2最为适宜,青体产量和干物质产量最高,分别为69.61 t/hm2和20.26 t/hm2。一穴双株群体密度超过12.0万株/hm2,群体优势不能抵消个体发育所受的影响,产量开始下降。5.弄清了氮、磷肥对复种青贮玉米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化肥施用量。在有机质中等偏上、氮含量中等、磷缺乏的土壤条件下,中氮高磷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利。高氮高磷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过于旺盛,群体郁蔽,造成后期早衰,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减少,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当施氮量(N)为250 kg/hm2,施磷量(P2O5)为100 kg/hm2时,青体产量最高,为61.08 t/hm2;施氮量(N)为200 kg/hm2,施磷量(P2O5)为100kg/hm2时,青体产量次之,为60.99 t/hm2。如果兼顾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话,选择第2种施肥方案更合理。6.明确了不同成熟度复种青贮玉米单贮、去穗青贮、复种青贮玉米与紫花苜蓿混贮、复种青贮玉米与干秸秆混贮等不同青贮利用方法的青贮效果和营养价值。7月5日至7月12日播种的青贮玉米全株青贮后,青贮等级为1级,青贮效果较佳。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等指标基本上达到或接近优质青贮饲料的标准。7月19日播种的青贮玉米全株青贮后,青贮等级和营养价值降低;去穗后青贮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等营养成份均有所降低,粗纤维含量增加,青贮等级为1-2级,青贮也较成功。复种青贮玉米与紫花苜蓿混贮,青贮等级可以达到1-2级,较紫花苜蓿单贮有明显改善。从营养价值上看,当紫花苜蓿占青贮料比例达到二分之一时,混贮的粗蛋白含量达到14.92%,是复种青贮玉米单贮的2.3倍。二者混贮将禾本科饲草与豆科饲草的优点集成,有效地解决了紫花苜蓿单贮不易成功和复种青贮玉米单贮蛋白含量低的问题。复种青贮玉米与干秸秆混贮,青贮等级可以达到1-2级,较干秸秆单贮有明显改善。从营养价值上看,当复种青贮玉米占青贮料比例达到二分之一时,粗蛋白含量为7.49%,粗脂肪含量为1.40%,与干秸秆单贮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采取复种青贮玉米与干秸秆混贮,改善干秸秆的营养品质,是不发达地区解决青绿饲料短缺,提高粗饲料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