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菌处理对柑橘黄龙病植株的影响探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但是柑橘黄龙病的出现对柑橘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利用生防菌的生物防治作用,探究了3种菌剂对黄龙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植株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其中重点研究了4号菌剂的分离与鉴定,确定了其分类地位,防治效果,以及菌剂处理对植株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7种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4号菌剂的分离鉴定。将菌剂涂布培养,分离优势菌株,纯化后得到4号菌剂单菌落,菌落特征为圆形,乳白色,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革兰氏染色后,经显微镜观察得知其染色结果为阳性,杆状,有芽孢,聚合呈链状。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该菌株大小为0.6 μm×(1.3~2.0)μm,有二分裂状态。明胶液化试验,丙二酸试验,柠檬酸盐试验,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淀粉水解试验结果均为阳性,甲基化试验和V-P试验结果均为阴性。通过对4号菌剂的16SrDNA及rec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发现其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同源性高达93%,最终推测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2、菌剂处理前后植株黄龙病病原检测情况。‘砂糖橘’和‘沃柑’植株选取叶片进行检测,‘南丰蜜橘’植株选取叶片和枝皮进行检测。综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检测结果来看(其中一种方法检测为阳性,即判定为阳性植株),处理前苗木为阳性植株。通过详细的菌剂处理试验,‘砂糖橘’和‘沃柑’植株在菌剂灌根处理21次后,选取叶片进行黄龙病病原检测,其中A菌剂处理的‘砂糖橘’植株阴性率提高了 75%。4号菌剂处理的‘砂糖橘’植株阴性率提高了 25%,‘沃柑’植株阴性率提高了 50%。对照组‘砂糖橘’植株阴性率不变,‘沃柑’植株阴性率由50%下降至0%。试验结果说明A菌剂,4号菌剂处理能使‘砂糖橘’和‘沃柑’植株阴性率得到提高,能够抑制植株体内病原的增殖。‘南丰蜜橘’植株在菌剂灌根处理14次后,选取叶片和枝皮进行黄龙病病原检测,其中4号菌剂处理的‘南丰蜜橘’植株阴性率提高了11.54%,2号菌剂处理的‘南丰蜜橘’植株阴性率提高了 16.67%,对照组的‘南丰蜜橘’植株阴性率仍为0%。结果表明4号菌剂和2号菌剂能够提高‘南丰蜜橘’植株阴性率,可以降低植株体内黄龙病病原浓度。3、4号菌剂处理对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影响。4号菌剂处理后,‘南丰蜜橘’植株处理组与对照组在茎粗,株高,冠径及总分枝数方面差异显著,相比对照分别提高27.03%,30.07%,75.01%,88%,结果表明4号菌剂能够促进植株生长。矿质元素测定结果表明4号菌剂处理可提高‘沃柑’植株矿质元素含量,尤其是K元素,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K元素含量提高了 16.34%。‘南丰蜜橘’对照组植株叶片的Ca2+、Fe3+、Zn2+和实验组含量差异显著,且对照组比处理组含量分别高21.82%,13.27%,43.36%,可能是4号菌剂影响了‘南丰蜜橘’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4号菌剂处理可提高植株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南丰蜜橘’,‘沃柑’植株处理组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26.70%,31.05%。4号菌剂处理可提高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处理组在24 h时,PAL含量比对照提高了 35.26%。4号菌剂处理组植株的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在24h时,比0h时提高了 18%。4号菌剂处理组植株根部扫描电镜结果发现褐变部位外层表皮细胞结构不完整,细胞壁遭破坏,呈不规则形态,可能丧失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说明4号菌剂处理后促发的新根具有正常根系的生理功能,有助于植株根系正常功能的发挥,可能提高植株根系活力。4、抗性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4号菌剂处理后36 h时,病原诱导启动子GST1的表达量要高于对照组,表明植株可能启动了相关抗病基因的表达,有助于增强抗逆性。WRKY转录因子家族对植株抗病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处理组WRKY22转录因子的表达丰度持续提高;处理组WRKY24转录因子表达量先升后降,之后又上升,并且在36 h时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处理组WRKY33转录因子在0-12 h时间段表达上调,之后表达量下降,在36 h时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表明4号菌剂处理有助于提高上述基因表达量,增强植株抗性。PR1基因是植物诱导系统抗性的重要基因,研究发现4号菌剂处理不能激活PR1基因和WRKY29基因表达,对HSP90基因表达具有抑制效果,说明PR1基因和WRKY29可能不响应4号菌剂的处理。
其他文献
基因改造技术在昆虫中的利用和发展推动了医学和农业的进步,害虫遗传防治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主流的害虫遗传防治技术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研究最多的RIDL技术依赖四环素,而四环素的大量应用会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实现更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害虫防治效果,本实验尝试开发一种不依赖抗生素的害虫遗传致死技术。本实验首先提出“鸳鸯染色体”的概念,即一对同源染色体A和B,AB共存则昆虫存活,分开
学位
味觉与摄食行为密切相关,动物利用味觉确定食物来源、保持营养平衡以及防止摄入有害物质。鲜味被认为是区别于咸、酸、苦的令人愉快的味觉,味觉受体第一家族1型(taste receptor,type 1,member 1,T1R1)和味觉受体第一家族3型(taste receptor,type 1,member 3,T1R3)是哺乳动物最主要的鲜味感知受体,鲜味信号通过T1R1和T1R3形成异源二聚体传导
学位
目前,单波段枪瞄镜只能获取目标的单一属性,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图像频谱不足,识别效率低的问题;多波段枪瞄镜采用分离式结构,其光学系统的光轴一致性较差,会影响后期目标识别的准确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由低照度CMOS探测器与非制冷长波红外探测器组成的双波段共孔径枪瞄镜光学系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根据技术指标要求以及综合考虑影响图像融合的因素,提出设计方案,并对低照度CMOS探测器、非制冷长波红
学位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工程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军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单一的防护涂层防护效果有限,复合涂层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而现存的镁合金复合防护涂层不具备自修复能力,镁合金在服役过程中可能会遭到磕碰、划伤、环境腐蚀而导致涂层失效脱落,致使镁合金基体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从而发生腐蚀,这极大地制约了镁合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发一种具备自修复能力的复合防护涂层,
学位
我国是全球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大,单产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单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种薯的退化,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可以从根本上抑制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是解决种薯种性退化的有效措施。现有种薯的生产体系是以试管苗或试管薯为基础生产微型薯进而生产商品种薯。本研究在现有体系基础上,对健壮试管苗的快速繁殖及试管薯和微型薯的生产技术进行优化,继而探索一种可周年化生产、大小介于试管薯和微型薯之
学位
烟尘环境下的目标探测会出现图像信息模糊、细节缺失、探测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针对单一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暗通道去雾或图像增强等处理方法已不适合烟尘环境等恶劣环境下的目标探测,基于异源图像融合的多光谱目标探测技术可解决烟尘环境中无法探测目标的难题,同时针对烟尘环境下目标探测并不局限于PC硬件平台,本文针对FPGA的特点,对多光谱配准融合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基于FPGA图像融合设计搭建了多光谱目标
学位
二维材料因其丰富的理化性质、多样的制备手段以及易于调控,成为近几年低维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些二维材料表面通常不存在悬挂键,因此很容易构造二维范德华异质结构,发挥两种或者多种二维材料的优势,为光电子、生物医学、光纤激光器、光电探测、超光谱成像的光敏器件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首先,本文构建了双层Bi2Se3/Mo Se2范德华异质结,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了异质结的能带结构、电荷
学位
对唐代墓志的书法艺术研究中,行书墓志是很容易被学者忽视的。唐太宗对二王行书的推崇,开创了行书入碑的先河,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集王圣教序》是集王字入碑的开始,也是行书刻碑的先河之一。本文要研究的《马国诚墓志》也是受《集王圣教序》书风的影响。《马国诚墓志》是新见的晚唐行书墓志,目前国内外并无关于此碑的书法风格研究,此碑同样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本文以《马国诚墓志》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
学位
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是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广,可引起水稻、小麦和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纹枯病。由于生产上缺乏对纹枯病高抗的品种,在中国,水稻每年因该病损失约60亿公斤稻谷。真菌病毒(Mycovírus)在病原真菌中广泛存在,多数对寄主没有显著影响,然而少数可以改变其寄主的致病力,导致寄主致病力衰退,甚至导致其丧失致病力,因此,那些可以减低寄主致病力的真菌病毒具有防控真
学位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的蔓延给世界柑橘产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柑橘黄龙病是由韧皮部杆菌引起的细菌病害。柑橘苗木感染黄龙病后,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迫切需求新的策略来防控柑橘黄龙病。基于结构的药物筛选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特异性抑制剂筛选方法。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nosine 5’-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和鸟嘌呤核苷酸合
学位